一种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4048 阅读:7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6:22
一种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用于改善紧凑型车辆抗击低速及高速碰撞的性能。它包括前防撞梁总成、水箱框架总成、纵梁总成和翼子板安装梁总成,所述前防撞梁总成两端与水箱框架总成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其接合面靠近水箱框架总成后端面,所述纵梁总成前端面与水箱框架总成、纵梁总成前部与翼子板安装梁总成均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纵梁总成与翼子板安装梁总成对称布置在水箱框架总成的两侧,所述翼子板安装梁总成上端面与水箱框架总成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使配置了该发动机机舱结构的车辆在欧盟RCAR15km/h40%偏置低速碰撞及NCAP高速碰撞测试中取得预期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汽车车体结构,尤其是ー种汽车发动机机舱的骨架结构,属于车辆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汽车保有量的増加,交通环境建设的滞后,再加上人们遵守交通法规意识淡漠,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交通事故数量的上升。汽车碰撞事故分为低速碰撞和高速碰撞,针对这两种碰撞形式全球有许多评价指标,形成了完整的车辆碰撞性能评价体系。例如美国国家高速交通管理机构(NHTSA)、美国高速安全保险协会(IIHS)和欧盟汽车维修研究理事会(RCAR)都规定了各种车辆低速碰撞评价參数;而从^ (新车碰撞测试)组织也建立了对车辆高速碰撞性能评价的标准(如C-NCAP、E-NCAP等)。因此,车辆抗击碰撞的能力成为评价整车性能的重要依据。为减少低速碰撞和高速碰撞事故发生时对乘员的伤害及车体损坏,在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设计中,前防撞梁总成上一般设有能吸收碰撞能量的吸能盒。但现有技术中前防撞梁总成与纵梁的装配面位于水箱框架前端,且水箱框架以焊接方式与纵梁连接,对于紧凑型车辆而言,由于受机舱空间及造型要求的限制,前防撞梁总成的吸能盒长度较短,低速碰撞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前防撞梁总成(1)、水箱框架总成(2)、纵梁总成(4)和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所述前防撞梁总成(1)两端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其接合面靠近水箱框架总成的后端面,所述纵梁总成前端面(4?1)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纵梁总成(4)前部与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两者构成?“∠”型装配结构,它们对称布置在水箱框架总成(2)的两侧,所述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上端面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前防撞梁总成(I)、水箱框架总成(2)、纵梁总成(4)和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所述前防撞梁总成(I)两端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其接合面靠近水箱框架总成的后端面,所述纵梁总成前端面(4-1)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纵梁总成(4)前部与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两者构成“ Z ”型装配结构,它们对称布置在水箱框架总成(2)的两侧,所述翼子板安装梁总成(3)上端面与水箱框架总成(2)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机舱车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防撞梁总成(I)包括前防撞梁本体(1-1 )、吸能盒(1-2)和防撞梁安装板(1-3),所述前防撞梁本体(1-1)两端分别与左右对称布置的吸能盒(1-2)前端固定装配,所述吸能盒(1-2)设有纵向缓冲吸能机构(1-2-1),吸能盒(1-2)后端与前防撞梁安装板(1-3)固定装配,所述前防撞梁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高保才张凯刘珍海陈现岭岳国辉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