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拉杆牵引装置及应用该牵引装置的机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459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机车的单拉杆牵引装置,包括车体牵引座、构架牵引座和牵引杆;其中,所述车体牵引座固定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构架牵引座固定设置于转向架的牵引梁上;所述牵引杆的两端通过两个牵引总成构件分别与所述车体牵引座和构架牵引座弹性连接,所述弹性连接沿所述牵引杆的长度方向无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确保曲线及坡道通过性能的基础上,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拆装的特点,可有效控制制造及维护成本。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单拉杆牵引装置的机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车车辆转向架的牵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单拉杆牵引装置及应用该牵引装置的机车
技术介绍
牵引装置主要用于连接车体和构架,以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并适应车体相对于转向架的回转。目前,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常用的牵引结构是中央推挽式单拉杆和双拉杆。传统的端部单拉斜杆牵引装置,其单拉杆通过牵引橡胶关节安装在车体和构架端部的牵引座上。这种结构简捷,方便拆卸,但存在如下问题1)单拉杆长度有限,曲线及坡道通过困难;2)构架端部结构强度要求较高,造成构架结构复杂。请参见图1,该图是现有技术一种典型的双拉杆牵引装置,这种牵引装置的拉杆长度可有效克服曲线及坡道通过困难的缺陷。如图1所示,其牵引杆一 10通过牵引橡胶关节20安装到车体牵引座30上,牵引杆一 10通过牵引销60连接牵引杆二 80,牵引杆二 80 —端通过牵引连杆70与构架端梁相连,另一端安装到构架牵引座90上;压盖40用于固定牵引橡胶关节20和车体牵引座30,安全钢丝绳50能防止牵引杆一 10失效情况下脱落到轨面。除可有效克服曲线及坡道通过困难的缺陷外,该牵引装置的牵引点较低,黏着利用率高达94%以上。然而,该双拉杆牵引装置的中间牵引销60为摩擦副,产生磨耗,需定期维护、保养;另外,结构较复杂,零件多,制造精度高,制造成本较高;且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维修成本高。有鉴于此,亟待另辟蹊径针对牵引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以克服上述双拉杆牵引装置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车的单拉杆牵引装置,在确保曲线及坡道通过性能的基础上,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拆装的特点,可有效控制制造及维护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单拉杆牵引装置的机车。本技术提供的单拉杆牵引装置,包括车体牵引座、构架牵引座和牵引杆;其中,所述车体牵引座固定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构架牵引座固定设置于转向架的牵引梁上;所述牵引杆的两端通过两个牵引总成构件分别与所述车体牵引座和构架牵引座弹性连接,所述弹性连接沿所述牵弓丨杆的长度方向无间隙。优选地,所述牵引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O. 5° 3°。优选地,每个所述牵引总成构件包括牵引内筒、牵引橡胶筒和牵引外筒;其中,所述牵引内筒套装固定于相应的牵引座上,所述牵引橡胶筒套装于所述牵引内筒上,所述牵引外筒套装于所述牵引橡胶筒上;且所述牵引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牵引外筒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牵引橡胶筒沿所述牵引杆的长度方向具有预压形变。优选地,所述牵引内筒与相应的牵引座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配合副。优选地,所述牵引内筒和牵引外筒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相对伸出的上限位部,所述牵引内筒和牵引外筒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相对伸出的下限位部,以限制所述牵引橡胶筒的上下位移。优选地,所述牵引外筒的下限位部形成于与所述牵引外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盖板上,所述牵引内筒的下限位部形成于与所述牵引内筒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盖板上。优选地,所述预压形变为弹性形变,且变形量为O.1mm 2mm。优选地,每个所述牵引外筒的与所述牵引杆连接的端部均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牵引杆的两端部开设有开口向下的“U”字形限位槽,以便所述牵引杆的限位槽卡装定位于相应的限位凸块上。本技术提供的机车,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下方的转向架以及拉杆牵引装置,所述拉杆牵引装置具体为如前所述的单拉杆牵引装置。优选地,还包括两条防脱钢丝绳,其中,第一防脱钢丝绳连接设置在所述车体与其下方的所述牵引杆之间,第二防脱钢丝绳连接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的牵引梁与其下方的所述牵引杆之间。本技术所述单拉杆牵引装置包括车体牵引座、构架牵引座和牵引杆,其中,车体牵引座固定设置于车体上,构架牵引座固定设置于转向架的牵引梁上,由此可有效控制牵引杆的工作角度,确保应用该牵引装置的机车具有较好的曲线及坡道通过性能。与现有双拉杆牵引装置相比,本技术的零部件构成较少,大大减少了该牵引装置的制造及维护保养成本,并且相应减少了组装及拆卸工作量。同时,牵引杆的两端通过两个牵引总成构件分别与车体牵引座和构架牵引座弹性连接,且该弹性连接沿牵引杆的长度方向无间隙,以使得牵引力和制动力的传递均能够可靠传递,并承受一定的冲击,进而确保整车的工作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每个牵引总成构件均具有依次嵌套设置于相应牵引座上的牵引内筒、牵引橡胶筒和牵引外筒,牵引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牵引外筒固定连接,且每个牵引橡胶筒沿牵引杆的长度方向具有预压形变,以形成沿牵引杆的长度方向无间隙的弹性连接;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组装拆卸的特点。此外,牵引内筒与相应的牵引座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配合副,一方面以不同方式实现牵引力和制动力的无间隙传递,进而解决了功能可靠实现与组装拆卸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上大下小的锥形配合副兼具竖向定位牵弓I总成构件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组装过程中的工艺性。在本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每个牵引外筒的与牵引杆连接的端部均设置有限位凸块,相对应的,与其连接的牵引杆的两端部开设有开口向下的“U”字形限位槽,以便牵引杆的限位槽卡装定位于相应的限位凸块上。如此设置,组装牵引杆时,可以首先将其两端的“U”字形限位槽与相应的限位凸块对正,并卡装定位于限位凸块上后,再进行固定连接的操作。显然,由于在进行固定连接操作之前形成了牵引杆的预定位,一方面,易于实现牵引杆相对于牵引座位置关系的确定,另外还可以降低后续操作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一种典型的双拉杆牵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单位杆牵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A — A剂视图;图5示出了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外筒的剖面图;图6是图5的B向半部视图;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C向视图;图9为图7的D —D剖视图。图2 —图9中车体牵引座1、构架牵引座2、牵引杆3、端部法兰座31、“U”字形限位槽311、杆体32、牵引总成构件4、牵引内筒41、内筒上限位部411、内筒下限位部412、牵引橡胶筒42、牵引外筒43、外筒上限位部431、外筒下限位部432、限位凸块433 ;电机5、牵引梁61、端梁62、车体7、第一盖板81、第二盖板82、第一防脱钢丝绳91、第二防脱钢丝绳9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单拉杆牵引装置,通过结构优化设计,该单拉杆牵引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拆装的特点,可有效控制制造及维护成本。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请参见图2和图3,其中,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述单拉杆牵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该牵引装置为单拉杆式结构,杆体位于电机5的下方,安装于构架第一横梁(即转向架的牵引梁61)与车体7之间。其中,车体牵引座I固定设置于车体7上,构架牵引座2固定设置于转向架的牵引梁61上;与
技术介绍
部分述及的双拉杆牵引装置相比,本方案只采用一根牵引杆,由此可略去了连接双牵引杆的牵引销等构件,零部件构成较少,大大减少了该牵引装置的制造及维护保养成本,并且相应减少了组装及拆卸工作量。其中,牵引杆3两端通过两个牵引总成构件4分别与车体牵引座I和构架牵引座2弹性连接,该弹性连接沿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拉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牵引座,固定设置于车体上;构架牵引座,固定设置于转向架的牵引梁上;牵引杆,其两端通过两个牵引总成构件分别与所述车体牵引座和构架牵引座弹性连接,所述弹性连接沿所述牵引杆的长度方向无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拉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牵引座,固定设置于车体上;构架牵引座,固定设置于转向架的牵引梁上;牵引杆,其两端通过两个牵引总成构件分别与所述车体牵引座和构架牵引座弹性连接,所述弹性连接沿所述牵弓丨杆的长度方向无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拉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O. 5° 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拉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牵引总成构件包括牵引内筒,套装固定于相应的牵引座上;牵引橡胶筒,套装于所述牵引内筒上;和牵引外筒,套装于所述牵引橡胶筒上;且所述牵引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牵引外筒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牵引橡胶筒沿所述牵引杆的长度方向具有预压形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拉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内筒与相应的牵引座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配合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拉杆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内筒和牵引外筒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相对伸出的上限位部,所述牵引内筒和牵引外筒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相对伸出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胜段华东陈喜红颜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