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理粘附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原子力显微镜(AFM)自1986年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以其原子级分辨率、无需进行样品预处理,并可在空气、真空、液态等不同环境下有效测定AFM探针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特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化学、胶体、环境等领域微观作用力的测定分析。但是,普通的AFM探针是由硅化物制备而成,所以用普通AFM探针测定的微观 作用力是硅化物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并不能满足广大研究者的应用要求,因此探针改性技术应运而生。其中Ducker及Butt等人提出的用成分已知的球形微颗粒探针取代普通探针测量微观作用力的探针改性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技术的核心就是在AFM微悬臂自由端粘附尺寸与成分已知的微颗粒得到AFM微颗粒探针,以此来测定微颗粒探针与特定样品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力。与传统探针相比,微颗粒改性探针具有自身颗粒物成分已知、种类多、球形结构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强、能有效定量测定微颗粒与被测样品表面间的微观作用力等优点。微颗粒探针改性技术同样受到分离膜研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理粘附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础台上的微操作器(1)和显微镜(3),所述微操作器(1)端头设置有“L型”探针夹(2),所述显微镜(3)的镜头与“L型”探针夹(2)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粘附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础台上的微操作器(I)和显微镜(3),所述微操作器(I)端头设置有“L型”探针夹(2),所述显微镜(3)的镜头与“L型”探针夹(2)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粘附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L型”探针夹(2 )由“ L型”连接杆(4 )螺纹连接在探针台(5 )上组合而成,所述探针台(5 )端面设置有放置AFM无针尖探针的探针槽(8 ),所述探针槽(8 )的上端设置有通过螺丝(6 )固定的簧片(7);所述簧片(7)的延伸端、探针台(5)的末端设置有用以支起簧片(7)的“ I型”铜柱(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粘附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探针夹(2)由不锈钢材料制作。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物理粘附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PVDF微颗粒置于有机溶剂含量为10wt%-20wt%的水溶液中,在60—80°C下搅拌l-2h后向水溶液中加入冰块,至水溶液温度达到0°C ; 2)将步骤I)所得含有PVDF微颗粒的水溶液用超声分散lOmin,后用5μ L移液枪移取水溶液至第一载玻片a表面,自然干燥后得到PVDF微颗粒,待用; 3)将AFM无针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瑞,王磊,吕永涛,王旭东,黄丹曦,孟小荣,鞠恺,冯玲,刘紫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