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融烧结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膜分离技术在给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迅速发展,成为解决水源水质污染和污水再利用等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膜污染引起的膜通量及性能不可逆衰减问题依然是其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既往的研究大多是从宏观层面上分析膜污染,并没有从微观角度定量测定膜应用过程中膜/污染物、污染物/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力。而随着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及发展,其以在空气、真空、液态等不同环境下有效测定AFM探针与膜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优点,迅速解决了上述问题,成为从微观角度解析膜污染的基本手段。但是,普通的AFM探针皆是由硅化物制备而成,使用其测定AFM探针与不同污染程度的分离膜之间的作用力,得到的是硅化物与膜及硅化物与污染物之间的作用力,因此并不能有效测定实际运行过程中膜/污染物、污染物/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微颗粒探针改性技术(在AFM探针微悬臂自由端粘附一成分已知的球形颗粒来测定微观力)被引入分离膜污染解析领域。考虑到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腐植酸、多糖、蛋白质,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熔融烧结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础台上的微操作器(1)和显微镜(3),所述微操作器(1)端头设置有“L型”探针夹(2),所述显微镜(3)的镜头与“L型”探针夹(2)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融烧结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础台上的微操作器(I)和显微镜(3),所述微操作器(I)端头设置有“L型”探针夹(2),所述显微镜(3)的镜头与“L型”探针夹(2)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烧结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探针夹(2)由“L型”连接杆(4)螺纹连接探针台(5)组合而成,所述探针台(5)端面设置有放置AFM无针尖探针的探针槽(8 ),所述探针槽(8 )上压有簧片(7 );所述簧片(7 )的延伸端、探针台(5)的末端设置有用以支起簧片(7)的“ I型”铜柱(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烧结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探针夹(2)由不锈钢材料制作。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熔融烧结法制备PVDF微颗粒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长度为7-10Cm、直径为2mm的铝合金金属丝的一端浸溃于浓盐酸中12_24h,得到尖端为20-40 μ m的金属丝;然后将其置于超纯水中,超声清洗5-15min ; 2)将AFM无针尖探针安装在设置于探针台(5)上的探针槽(8)内,将“L型”探针夹(2)与微操作器(I)相连,通过微操作器(I)控制夹持有AFM无针尖探针的探针台(5 )的三维移动; 3)将PVDF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瑞,王磊,吕永涛,王旭东,黄丹曦,孟小荣,鞠恺,冯玲,刘紫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