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生产模具,具体说是一种具有冷胶道的橡胶注射硫化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橡胶生产行业中使用的传统注射硫化模具都是由加热板、上模板和下模板组成,加热板的上表面有总胶道,加热板和上模板上均有位置对应的多个注射孔,注射孔均与总胶道相连通,上模板和下模板间均布有胶道和成型腔,每一个注射孔均至少与一个胶道相连通,且每一个胶道均至少与一个成型腔相连通。使用时,将加热后的胶料导入加热板总胶道中,并经过注射孔、胶道后充满成型腔,然后对加热板或加热板和下模板同时加热,使得成型腔内的胶料受热硫化成型,从而形成所需的橡胶产品。在这一橡胶硫化成型的过程中,位于加热板总胶道及加热板、上模板注射孔内的胶料会同时受热硫化,而橡胶一旦进行硫化处理,就无法再次利用。因此,使用传统的模具进行橡胶硫化作业会产生大量的橡胶废料,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还需要耗费劳动力将这些橡胶废料从模具上去除,影响了生 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橡胶冷胶道注射硫化模具,采用该模具,可减少硫化过程产生的橡胶废料,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橡胶冷胶道注射硫化模具包括下模板、上模板和加热板,下模板、上模板和加热板自下而上依次叠放在一起,加热板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板和上模板上均有注射孔,且两者的注射孔数量及位置对应。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和下模板的上表面间均布有胶道和成型腔,每一组注射孔均至少与一个胶道相连通,且每一个胶道均至少与一个成型腔相连通。其特点是所述加热板上方自下而上依次叠放有隔热板、冷凝板和面板,隔热板和冷凝板上均有注射孔,隔热 ...
【技术保护点】
橡胶冷胶道注射硫化模具,包括下模板(1)、上模板(2)和加热板(3),下模板(1)、上模板(2)和加热板(3)自下而上依次叠放在一起,加热板(3)内有加热管(15);所述加热板(3)和上模板(2)上均有注射孔(7),且两者的注射孔(7)数量及位置对应;所述上模板(2)的下表面和下模板(1)的上表面间均布有胶道(17)和成型腔(16),每一组注射孔(7)均至少与一个胶道(17)相连通,且每一个胶道(17)均至少与一个成型腔(16)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3)上方自下而上依次叠放有隔热板(4)、冷凝板(5)和面板(6);隔热板(4)和冷凝板(5)上均有注射孔(7),隔热板(4)、冷凝板(5)的注射孔(7)与加热板(3)、上模板(2)的注射孔(7)数量及位置均对应;所述面板(6)上有总注射孔(7),面板(6)的下表面与冷凝板(5)的上表面间有总胶道(14),总注射孔(13)与总胶道(14)相连通,总胶道(14)与注射孔(7)均相互连通;所述冷凝板(5)内加工有冷凝管道(8)。
【技术特征摘要】
1.橡胶冷胶道注射硫化模具,包括下模板(I)、上模板(2 )和加热板(3 ),下模板(I)、上模板(2)和加热板(3)自下而上依次叠放在一起,加热板(3)内有加热管(15);所述加热板(3 )和上模板(2 )上均有注射孔(7 ),且两者的注射孔(7 )数量及位置对应;所述上模板(2 )的下表面和下模板(I)的上表面间均布有胶道(17)和成型腔(16),每一组注射孔(7)均至少与一个胶道(17)相连通,且每一个胶道(17)均至少与一个成型腔(16)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3)上方自下而上依次叠放有隔热板(4)、冷凝板(5)和面板(6);隔热板(4)和冷凝板(5)上均有注射孔(7),隔热板(4)、冷凝板(5)的注射孔(7)与加热板(3)、上模板(2)的注射孔(7)数量及位置均对应;所述面板(6)上有总注射孔(7),面板(6)的下表面与冷凝板(5)的上表面间有总胶道(14),总注射孔(13)与总胶道(14)相连通,总胶道(14)与注射孔(7)均相互连通;所述冷凝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朴生,邱明益,朱良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朴业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