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脂肪酸酯增塑的改进的聚氨酯密封泡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350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5:04
增塑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其含有(a)聚合的MDI与双官能聚氧化丙烯均聚物或以重量计至少85%的氧化丙烯和以重量计最多15%的氧化乙烯的双官能共聚物的异氰酸酯封端的反应产物,所述均聚物或共聚物具有约400至2200的分子量,以及(b)一种或多种脂肪酸的至少一种烷基酯,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具有以重量计约8至约14%的异氰酸酯含量和在25℃下不超过5000cps的布氏粘度。所述增塑的预聚物在用于汽车部件和隔热板例如建筑物或器具的壁的隔热空腔的泡沫制剂中特别有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脂肪酸酯增塑的改进的聚氨酯密封泡沬组合物本申请要求2010年7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362,545和2011年I月 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436,809的优先权。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密封和/或隔热泡沫组合物,特别是可用于密封车辆部件中的空腔的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泡沫已在汽车和其他工业中用于多种目的,包括各种填充空腔的应用。例如,通常将泡沫插入到中空车辆部件中以减弱声音和震动,并密封部件以防止水和其他流体渗入。这些泡沫典型地通过向部件施加反应性泡沫制剂,并允许所述制剂在部件空腔内原位发泡来形成。当施加泡沫时,所述部件通常已经组装在车辆上。这意味着泡沫制剂必须容易混合和分散,必须在其流出部件之前快速固化,并优选在温和的温度下引发固化。发泡体系描述在例如美国专利号5,817,860,6, 541,534和6,423,755、WO 02/079340AUW0 03/037948A1 和 WO 2007/040617 中。其他填充空腔的应用包括例如生产隔热板中的泡沫隔热层(例如器具壁隔热和/ 或建筑物墙隔热)。用于这些应用的可商购发泡体系是双组份聚氨酯组合物,其包括含有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和邻苯二甲酸二烷基酯增塑剂的多异氰酸酯部分,以及含有发泡剂的固化剂部分。预聚物的使用可以减少在应用时必须混合的组分的数量,因此能够简化处理。它还减少了制剂中低分子量、挥发性有机材料的量,这对于在工业环境中减少工人的暴露和/或避免运行高成本的减低污染措施来说,通常是重要的。预聚物还具有比其组成材料更高的粘度,这可以帮助防止发泡体系在其能够固化之前流出所述部件。在某些情况下,配制增塑的预聚物以当聚氨酯组合物的两个部分混合并反应时提供合理的混合比率。当将单体多异氰酸酯用作多异氰酸酯部分时,通常需要高的混合比率,其可能使计量和混合复杂化。预聚物的使用使多异氰酸酯部分的当量与多元醇部分的当量更一致,并因此帮助平衡混合比率。然而,对于体系来说,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的粘度通常太高而不能容易地加工。 增塑剂起到减轻这种问 题的作用。基于邻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剂处于监管压力下,并变得越来越昂贵,因此它们在许多应用中正在被部分或完全代替。替代性增塑剂在合理的使用水平下必须是不昂贵的,并且必须以合理的使用水平在降低多异氰酸酯部分的粘度方面是有效的。它必须在它存在的浓度下表现出与预聚物和在最终泡沫制剂中的良好相容性。增塑剂还不能过分干扰聚氨酯组合物的膨胀和固化。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是用于密封或隔绝车辆部件或隔热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多异氰酸酯组分与固化剂组分和至少一种用于水或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的反应的催化剂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分配到所述车辆部件或隔热板的空腔中,并对所述混合物施加足以使其固化的条件,以形成至少部分填充所述空腔的具有O. 5至5磅每立方英尺(20-80kg/ m3)的堆积密度的刚性或半刚性泡沫,其中(a)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分包括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与一种或多种脂肪酸的至少一种烷基酯的混合物,并具有以重量计约8至约14%的异氰酸酯含量和具有在25°C下不超过5000cps的布氏粘度;(b)所述固化剂组分含有平均官能度为至少约1. 8的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包含水、至少一种多元醇或水与至少一种多元醇两者,并且(C)如果所述固化剂组分不含水,则所述反应混合物含有至少一种其他发泡剂。在另一方面,本文所述的反应混合物还包含一种或多种诱导疏水性的表面活性剂,优选为提供给所述固化的泡沫以20%或更低的24小时吸水性的表面活性剂。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其包含(a)聚合的MDI与双官能聚氧化丙烯均聚物或以重量计至少85%的氧化丙烯和以重量计最多15%的氧化乙烯的双官能共聚物的异氰酸酯封端的反应产物,其中所述双官能均聚物或双官能共聚物具有约400至 2200的分子量,以及(b) —种或多种脂肪酸的至少一种烷基酯,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具有以重量计约8至约14%的异氰酸酯含量且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具有在25°C下不超过 5000cps的布氏粘度。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是上文中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其还包含一种或多种诱导疏水性的表面活性剂。脂肪酸酯在降低多异氰酸酯组分的粘度方面惊人地有效。在相当的载量下,脂肪酸酯与邻苯二甲酸二烷基酯增塑剂相比提供了明显更低的粘度。此外,脂肪酸酯与固化的聚氨酯泡沫高度相容,并且对反 应混合物的固化没有任何显著的不利影响。反应混合物包括下文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组分和固化剂组分。如果固化剂组分不含水,则反应混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发泡剂。多异氰酸酯组分包含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所述预聚物是过量的至少一种有机多异氰酸酯与至少一种多元醇的反应产物。除了多元醇之外,还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一元醇来制备预聚物。在用增塑剂稀释之前,预聚物具有以重量计约10至约23%、优选以重量计约14至约21%范围内的异氰酸酯含量。用于制造预聚物的有机多异氰酸酯可以是芳香族、脂族或脂环族的,尽管芳香族类型是优选的。示例性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包括例如间苯二异氰酸酯、2,4_和/或2,6_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各种异构体、所谓的聚合MDI产物 (其是多亚甲基多亚苯基异氰酸酯在单体MDI中的混合物)、碳二亚胺改性的MDI产物(例如所谓的“液体MDI”产物,其具有135-170范围内的异氰酸酯当量)、亚己基_1,6_ 二异氰酸酯、亚丁基-1,4- 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4- 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氢化 MDI (H12MDI)、亚萘基-1,5- 二异氰酸酯、甲氧基苯基_2,4_ 二异氰酸酯、4,4'-亚联苯基二异氰酸酯、3,3' -二甲氧基_4,4'-联苯基二异氰酸酯、3,3' -二甲基二苯基甲烷-4, 4' - 二异氰酸酯、4,4',4-三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甲苯-2,4,6-三异氰酸酯和4,4' -二甲基二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聚合的 MDI产物是优选的,特别是游离MDI含量以重量计为约22至约30%并且平均官能度(每分子的异氰酸酯基团的数量)为约2. 2至3. 2、更优选约2. 3至约2. 8的聚合MDI产物。这样的聚合MDI产物可以从The Dow Chemical Company在商品名PAPI 下获得。用于制造预聚物的多元醇包括至少一种每分子具有至少两个羟基并且每个羟基的当量为至少200的材料。每个羟基的当量可以多达2000。优选范围为约400至1500。 这种材料的优选官能度为每分子2至3个羟基。可以使用两种或更多种这样的材料的混合物。可以使用聚醚,包括聚氧化丙烯均聚物和氧化丙烯与以重量计最多30%的氧化乙烯的嵌段和/或无规共聚物。聚酯多元醇也是有用的,如基于植物油的各种多元醇。这些多元醇包括例如蓖麻油;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2002/0121328、2002/0119321和2002/0090488 的酯交换“吹制”植物油;多元醇在植物油与烷醇胺(例如三乙醇胺)的反应中制备,以形成甘油单酸酯、甘油二酸酯和烷醇胺与来自于植物油的脂肪酸的反应产物的混合物,如GB 1,248,919中所述;羟甲基化脂肪酸与烷醇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08 US 61/362,545;2011.01.27 US 61/436,8091.一种用于密封或隔绝车辆部件或隔热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多异氰酸酯组分与固化剂组分和至少一种用于水或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的催化剂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分配到所述车辆部件或隔热板的空腔中,并对所述混合物施加足以使其固化的条件, 以形成至少部分填充所述空腔的具有O. 5至5磅每立方英尺(20-80kg/m3)的堆积密度的泡沫,其中(a)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分包括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与一种或多种脂肪酸的至少一种烷基酯的混合物,并具有以重量计约8至约14%的异氰酸酯含量和25°C下不超过5000cps 的布氏粘度;(b)所述固化剂组分含有平均官能度为至少约1.8的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材料包含水、至少一种多元醇或水与至少一种多元醇两者,并且(c)如果所述固化剂组分不含水,则所述反应混合物含有至少一种其他发泡剂。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分还包含一种或多种诱导疏水性的表面活性剂。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化的泡沫具有20%或更低的24小时吸水性。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分具有在25°C下不超过2000cps的布氏粘度。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脂肪酸是具有12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单羧酸。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脂肪酸是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的组成脂肪酸的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Q·安江A·L·格泽塞克L·T·恩古延A·詹姆斯P·菲利西亚B·I·乔德哈里A·J·埃尔科哈蒂
申请(专利权)人: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