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脱除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739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除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步骤如下:将含黄曲霉毒素的稻米粉样品过80~100目筛后溶于水,用碱液调节pH至碱性,再用微波进行加热处理,冷却至室温,最后经离心和过滤回收沉淀物,水洗,干燥,即得脱黄曲霉毒素稻米粉,所述碱性pH值为8.0~12.0,所述微波处理时间为1~9min,微波强度为300~900W。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便,脱毒效率高,对终产品风味和品质影响较小,符合工业化加工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与保鲜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目前我国稻米年产量已经达到1. 95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世界稻米总产量的37%,居世界首位。稻米粉是指以稻米为原料,经浸泡、研磨而成的颗粒较小的生大米粉,通过进一步加工,可制成各种米粉制品,如米糕(米团)、米粉面条、烘焙用米粉(米饼干、米蛋糕、米面包、米曲奇、米饼、米制糕点等)、速冻米粉、波纹米粉、精制直条米粉、方便米粉、微波米粉、微膨化米粉、河粉等。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 水煮不糊、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或汤料经干炒或汤煮,口感爽滑,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AF)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 parasiticus)等产生的毒性极强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簇结构相似的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对人和动物肝脏组织有强烈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1993年被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定为I类致癌物,是对人类和动物危害最大的真菌毒素之一。目前至少发现20种黄曲霉毒素,在粮食作物中以黄曲霉毒素B1、 B2、GU G2最为常见,其中黄曲霉毒素BI (AFBl)毒性最强,国家规定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的总含量不可超过20μ g/kg,AFBl含量不可超过5μ g/kg。黄曲霉毒素含有大环共轭体系, 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环境温度高达268°C时才开始分解。黄曲霉毒素污染稻米粉及米粉制品的现象比较严重,因为稻米在田间、贮藏和加工等环节容易感染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最终导致稻米粉及米粉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标。发霉的稻米粉及其制品往往被销毁,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浪费,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目前,针对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的脱除主要有下述方法(I)筛选法,将霉烂、不完整及长虫的部分剔除;(2)辐 照法,利用X射线、Y射线、紫外线照射分解黄曲霉毒素;(3)加热法,采用高温加压、高湿度、微波加热等手段分解黄曲霉毒素;(4)吸附法,采用活性炭、氧化铝、活性硅藻土、沸石、蒙脱石等吸附黄曲霉毒素;(5)碱处理法,通过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氨水等浸泡降解黄曲霉毒素。公开号CN101238866A的中国专利“一种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方法”公开的是一种紫外线、微波和光波联合处理脱毒方法,先用光波辅助紫外线降解物料表面的黄曲霉毒素,再通过微波作用降解物料内部的黄曲霉毒素,达到由表及里脱除物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的目的;公开号CN101491310A的中国专利“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和公开号CN101731494A的中国专利“一种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分别采用Y射线和紫外线对黄曲霉毒素进行脱除。上述现有脱毒方法对黄曲霉毒素的脱除率还有待提闻,且对终广品的风味和品质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难以达到工业化加工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人经过研究改进,提供,该方法操作简便,脱毒效率高,对终产品风味和品质影响较小,符合工业化加工生产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步骤如下将含黄曲霉毒素的稻米粉样品过 8(Γ100目筛后溶于水,用碱液调节pH至碱性,再用微波进行加热处理,冷却至室温,最后经离心和过滤回收沉淀物,水洗,干燥,即得脱黄曲霉毒素稻米粉。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样品和水的质量比为1:25 1:125。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碱性pH值为8. (Γ12. O。所述微波处理时间为l 9min,微波强度为30(T900W。在所述微波处理过程中对所述处理样品进行充分搅拌混匀。所述水洗次数为3飞次。所述干燥处理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首次将碱法和微波法联合应用于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的脱除。微波一方面可作用于样品内部的黄曲霉毒素而使之降解,一方面还可使样品相对致密的表面变得疏松, 减少碱液与样品内部黄曲霉毒素之间的空间阻碍,增大二者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加速黄曲霉毒素的降解;另外,与其他脱毒方法相比,由于微波和碱法处理的时间相对较短,对产品的风味和品质影响较小;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便,脱毒效率高,经检测AFB1脱除率最高可达 100%,AFB1残留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符合工业化加工生产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见图1,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f实施例5所用含黄曲霉毒素的稻米粉样品通过如下方式获得将市售稻米粉置于环境温度28±0. 5°C,相对湿度95±1%的条件下贮藏25天,自然霉变,即得。实施例1将上述霉变稻米粉样品过80目筛,取2g置于500ml烧杯中,以料液比(质量比)1:25的比例添加50ml蒸馏水,混匀;向上述混悬液中滴加I mol/L氢氧化钠溶液至pH值为8. 0, 再将其置于MZG1500S型微波实验仪(南京汇研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进行微波加热,微波强度为300W,处理时间I min,在处理过程中对上述混悬液进行不断搅拌;将处理后的混悬液冷却至室温(24°C左右),于10°C离心lOmin,转速8000rpm,回收离心后的沉淀物,同时取离心后的上清液过滤,回收沉淀物;将回收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3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脱黄曲霉毒素稻米粉。实施例2将上述霉变稻米粉样品过90目筛,取2g置于500ml烧杯中,以料液比(质量比)1:50的比例添加IOOml蒸馏水,混匀;向上述混悬液中滴加I mol/L氢氧化钠溶液至pH值为9. 0, 再将其置于MZG1500S型微波实验仪(南京汇研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进行加热,微波强度为500W,处理时间3 min,在处理过程中对上述混悬液进行不断搅拌;将处理后的混悬液冷却至室温(24°C左右),于10°C离心lOmin,转速8000rpm,回收离心后的沉淀物,同时取离心后的上清液过滤,回收沉淀物;将回收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3次,经喷雾干燥,即得脱黄曲霉毒素稻米粉。实施例3将上述霉变稻米粉样品过100目筛,取2g置于500ml烧杯中,以料液比(质量比)1:75 的比例添加150ml蒸馏水,混匀;向上述混悬液中滴加I mol/L氢氧化钠溶液至pH值为 10. O,再将其置于MZG1500S型微波实验仪(南京汇研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进行加热, 微波强度为600W,处理时间5 min,在处理过程中对上述混悬液进行不断搅拌;将处理后的混悬液冷却至室温(24°C左右),于10°C离心lOm in,转速8000rpm,回收离心后的沉淀物,同时取离心后的上清液过滤,回收沉淀物;将回收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4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脱黄曲霉毒素稻米粉。实施例4将上述霉变稻米粉样品过90目筛,取2g置于500ml烧杯中,以料液比(质量比)1:100 的比例添加200ml蒸馏水,混匀;向上述混悬液中滴加I mol/L氢氧化钠溶液至pH值为 11.0,再将其置于1^615005型微波实验仪(南京汇研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进行加热, 微波强度为700W,处理时间7 min,在处理过程中对上述混悬液进行不断搅拌;将处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除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含黄曲霉毒素的稻米粉样品过80~100目筛后溶于水,用碱液调节pH至碱性,再用微波进行加热处理,?冷却至室温,最后经离心和过滤回收沉淀物,水洗,干燥,即得脱黄曲霉毒素稻米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除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含黄曲霉毒素的稻米粉样品过8(T100目筛后溶于水,用碱液调节pH至碱性,再用微波进行加热处理,冷却至室温,最后经离心和过滤回收沉淀物,水洗,干燥,即得脱黄曲霉毒素稻米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脱除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和水的质量比为1:25 1:1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脱除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脱除稻米粉中黄曲霉毒素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行王勇王韧王莉罗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