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脂质体药物包封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1962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定脂质体药物包封率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分子排阻色谱相结合来测定脂质体药物的包封率,特别适用于包封疏水疏脂性药物的纳米脂质体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解决了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中重现性差、无法验证的缺陷,同时体内外测定的包封率相关性高,可用体外数据预测体内数据。该方法还具有分离直观、重现性好、准确性好、可验证、耗时短、实验成本低的优点,能够更加真实准确的反应出脂质体实际的包封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分析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脂质体药物指的是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对组织、细胞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可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延缓药物的释放,从而起到提高药物治疗指数,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脂质体药物的包封率是包封于脂质体中的药物量占脂质体系中药物总量的百分t匕,是评价脂质体制剂质量好坏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脂质体粒径大小和分布均匀程度也与其密切有关,直接影响脂质体在集体组织的行为和处置,是脂质体能否发挥较普通制剂高效、低毒的关键。因此,研究脂质体时,包封率是一个重要的考察项目。包封率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先用一定的方法把未包封的游离药物与脂质体分离开并分别进行测定,根据总投药量计算得出,或分离后测定包封于脂质体内的药物量与磷脂的比例,计算出药脂比。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葡聚糖凝胶柱过滤法(分子筛法)、超滤膜过滤法、超速离心法、微型柱离心法和透析法等。透析法是把药物放入具有一定截留分子量的透析袋中,再把透析袋置于比它体积大许多倍的透析介质中,游离药物顺浓度梯度从透析袋内渗透到透析袋外,而脂质体由于粒径较大而不能渗透到外部介质里。然后在不同的时间测定介质中的药物浓度,直至外部介质中的药物浓度不变,则说明透析袋内外游离药物的浓度相同,达到平衡。此时的时间作为游离药物透支平衡时间,测出此时介质中的药物浓度计算游离药物的浓度,进而计算出包封率。该方法中所用的透析袋价格比较便宜,且用量较少,因此可降低使用成本,但是对药物的溶解度要求极为苛刻,对于难溶性药物不适用,且耗时长,一般需5-24h,频繁更换溶剂容易产生人为误差,外部介质对脂质体周围的游离药物稀释倍数较大,可能破坏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的动态平衡,使得包在脂质体中的药物渗漏出来,透析过程中由于脂质体的不稳定性也可能产生渗漏。为此,在中国专利申请CN101017164中公开了先在脂质体混悬液中加入与脂质双分子层不发生相互作用的水溶性物质如5-氟尿嘧啶或酚红再进行透析的改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脂质体中药物的渗漏,但是并不能解决透析法中的共性问题,如要求药物具有一定的溶解度,透析袋对药物及添加物质的吸附,操作复杂,容易广生人为误差等。葡聚糖凝胶柱过滤法是利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离的方法,但是该方法耗时长,人工装柱误差大导致相同样品的测定重复性差,周围环境的改变也会对结果的一致性产生影响,不适于分离大分子和粘稠体系,并且易造成堵柱、浪费填料等,增加了分析时间和使用成本。此外,由于葡聚糖凝胶柱法在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时洗脱液对脂质体进行了大量的稀释,可能导致脂质体的渗漏,从而使测定的包封率不准确。针对上述缺陷,在中国专利CN100451646C中提出先通过离心去除葡聚糖微柱中的水,再将样品加入微柱的顶部、离心,分离出脂质体,再用洗脱液多次离心洗脱分离出游离的药物。该方法的优点是在最初的离心中已除去增加脂质体体积的过量空白溶液,因此不经稀释即可重新得到脂质体,但是该法是建立在脂质体不被填充物物理滞留的假设之上,因此同样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脂质体制剂中实际的包封情况。此外,该方法难以证明在所述离心条件下被包封脂质体与未包封游离药物已得到充分且完全的分离,即所测包封率结果可能高于或低于实际真实结果。利用重力差的离心分离 法和离心超滤法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测定时间,但是其不能对脂质体与外水相进行准确地分离,前者分离出来的外水相很可能有小单室脂质体存在,导致测得的外水相浓度偏高,这将影响了测定结果的稳定性,而且巨大的离心力会对药物结构产生破坏,增加了测定误差。因此,还有待开发出新的测定脂质体药物包封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克服了脂质体包封率测定中普遍存在的对药物选择性高、无法验证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分子排阻色谱相结合来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测定100 500μ I脂质体药物中的药物浓度,记为Cg ;2)采用高效液相-分子排阻结合色谱系统分离出与步骤1)等量的脂质体药物中的被包封部分和未包封部分;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测定步骤2)中所分离的被包封部分的药物浓度,记为Cilii;4)按以下公式计算包封率包封率=Cil封/C总 X 100%。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测定步骤2)中所分离的未包封部分的药物浓度,记为,按以下公式计算回收率回收率=(Cilii+C^ii)/C,6 X 100%。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高效液相-分子排阻结合色谱系统分离脂质体药物中的被包封部分时以水为流动相,分离脂质体药物中的未包封部分时以有机溶剂为流动相;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或乙腈或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脂质体药物为纳米脂质体制剂。优选地,所述脂质体药物中所包封的药物为疏水疏脂性药物。优选地,所述脂质体药物为两性霉素B或制霉菌素。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上述方法来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包封率。优选地,所述测定两性霉素B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测定100 500 μ I两性霉素B脂质体中的两性霉素B浓度,记为C,6,具体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 3),检测波长405nm,流速lml/min;2)采用高效液相-分子排阻色谱系统分离与步骤I)等量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中的被包封部分和未包封部分,具体色谱条件为硅胶柱,流动相为水,检测波长405nm,流速lml/min ;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别测定步骤2)中所分离的被包封部分和未包封部分中两性霉素B浓度,分别记为C^asi,具体色谱条件同步骤I) ;4)按以下公式计算包封率和/或回收率包封率=C包封/C总X 100 % ;回收率=(C包封+C未包封)/C总X 100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测定制霉菌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上述方法来测定制霉菌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优选地,所述测定制霉菌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测定100 500 μ I制霉菌素脂质体中的制霉菌素浓度,记为Cy具体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65 35),检测波长304nm,流速lml/min;2)采用高效液相-分子排阻色谱系统分离与步骤I)等量的制霉菌素脂质体中的被包封部分和未包封部分,具体色谱条件为硅胶柱,流动相为水,检测波长304nm,流速lml/min ;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别测定步骤2)中所分离的被包封部分和未包封部分中制霉菌素浓度,分别记为,具体色谱条件同步骤I) ;4)按以下公式计算包封率和/或回收率包封率=C包封/C总X 100 % ;回收率=(C包封+C未包封)/C总X 100 %。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测定含药脂质体的包封率,进一步地采用高效液相-分子排阻色谱系统(HPLC-SEC)测定含药脂质体的包封率。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高分子排阻硅胶柱与HPLC连接好后启动该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定脂质体药物包封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分子排阻色谱相结合来测定脂质体药物的包封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星张扬张波赵焰平张伟强魏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