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
,具体涉及一株重组大肠杆菌及用其制备溶血性磷脂酶C的方法。
技术介绍
磷脂酶C (PLC),又可称为可定向分解磷脂生成甘油二酯和磷酸单酯,细菌来源的磷脂酶C根据底物特异性的不同主要分为磷脂酰特异性磷脂酶C (PC-PLC)和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 (PI-PLC)0 PLC水解产物甘油二酯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在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上起着第二信使的作用,能激活蛋白激酶C (PKC)而引起细胞增殖、分化、收缩、分泌和代谢等功能变化,此外还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粘附、聚集等功能,因此又被称作溶血性磷脂 酶C。溶血性PLC对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心脑血管疾病类药物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对抗静脉血栓及高血压医疗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随着对PLC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工业发展的需求,PLC的应用价值已经逐渐从药品生产扩展至油脂精炼、磷脂改性、食品加工等领域。例如在油脂精炼中,利用PLA和PLC混合物进行酶法脱胶,可完全除去磷脂,比水、酸或苛性碱脱胶具有更高的油产率;食品工业中PLC可用来改善在面包在烤制时其表面产生的老化现象,缓和梨皮状表皮。近年 ...
【技术保护点】
一株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DE3)/pET?plcH,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24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 (DE3)/pET-plcH,保藏编号为 CCTCCNo. M 201242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pIcH, CCTCC No. M2012425,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方法制得 (1)以保藏编号为CGMCCNo. I. 205的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的基因组为模板,克隆得到溶血性磷脂酶C基因,其碱基序列如SEQ ID NO :I所示; (2)将步骤(I)所得溶血性磷脂酶C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 + )上,得到重组载体; (3)将步骤(2)所得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构建得到重组大肠杆菌。3.用权利要求I 2任一项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plcH,CCTCCNo. M2012425制备溶血性磷脂酶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该重组大肠杆菌为发酵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制备溶血性磷脂酶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溶血性磷脂酶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种子培养将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plcH,CCTCC No. M2012425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于30 37°C振荡培养8 12h,摇床转速150 200r/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梁,石贵阳,赵金星,丁重阳,顾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