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于磷脂领域。
技术介绍
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及磷脂酰丙醇等。近来研究发现磷脂酰丙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医药工业上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而磷脂酰丙醇在自然界中存在稀少。因而利用酶法来制备磷脂酰丙醇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但到目前的研究为止,所有报道的酶法制备磷脂酰丙醇都是在含水体系中进行的,这种含水体系可以是有机溶剂和水的双相体系,也可以是微水体系,使得产品中含有不希望的溶血磷脂和磷脂酸。本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实现不含溶血磷脂和磷脂酸的磷脂酰丙醇的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在于提供。大豆混合磷脂溶于无水的有机溶剂中,加入丙醇,在经处理的花生磷脂酶D催化下进行碱基交换,经过48小时反应,混合磷脂转化为磷脂酰丙醇,反应物通过水洗有机相,经脱水脱溶后,用500毫升丙酮充分洗涤,分离出丙酮不溶物,干燥得产品。经过HPLC测定,产品磷脂酰丙醇的含量大于75 %,而且产品中不含有溶血磷脂和磷脂酸,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花生磷脂酶D的预处理:花生磷脂酶D在使用前进行预处理,其方法为取2.72g磷酸二氢钾溶于IOOmL去离子水中,加入少量磷酸氢二钠,调节pH至5.6。取Ig花生磷脂酶D溶于SOmL磷酸缓冲液中,得到pH5.6花生磷脂酶D酶液,加入49克氯化钾并溶解,完全冷冻后于真空度70Pa,温度_40°C条件下冻干48小时,得到经处理的花生磷脂酶D。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用的大豆磷脂原料来自于油厂油脂加工的副产品,并经进一步加工所得到的醇溶性混合磷脂,且大豆磷脂磷脂酰胆碱含量为75%。通过处理的花生磷脂酶D在无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酶法制备不含溶血磷脂和磷脂酸的磷脂酰丙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大豆磷脂原料来自于油厂油脂加工的副产品,并经进一步加工所得到的醇溶性混合磷脂,且大豆磷脂磷脂酰胆碱含量为75%。通过处理的花生磷脂酶D在无水的有机溶剂中与丙醇进行酶促碱基交换反应,反应完成后,通过水洗有机相,经脱水脱溶,丙酮洗涤,干燥得中磷脂酰丙醇的含量大于75%,而且同时不含有溶血磷脂和磷脂酸的产品。主要的工艺条件为:有机溶剂∶混合磷脂∶丙醇∶经处理的花生磷脂酶D的V∶W∶W∶W为5?20∶0.5?2∶1?10∶0.0005?0.005。反应温度在20℃?60℃,时间为24?48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法制备不含溶血磷脂和磷脂酸的磷脂酰丙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大豆磷脂原料来自于油厂油脂加工的副产品,并经进一步加工所得到的醇溶性混合磷脂,且大豆磷脂磷脂酰胆碱含量为75%。通过处理的花生磷脂酶D在无水的有机溶剂中与丙醇进行酶促碱基交换反应,反应完成后,通过水洗有机相,经脱水脱溶,丙酮洗涤,干燥得中磷脂酰丙醇的含量大于75 %,而且同时不含有溶血磷脂和磷脂酸的产品。 主要的工艺条件为:有机溶剂:混合磷脂:丙醇:经处理的花生磷脂酶D的V: W: W: W 为 5-20: 0.5-2: 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