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于磷脂
技术介绍
富含亚油酸的磷脂酰胆碱(DLPC)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多烯磷脂(PPC)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及肝脏纤维化,并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PPC不仅影响肝脏纤维化过程,而且也可使已存在的肝脏纤维化回复,其原理是基于各种肝病均存在肝细胞膜与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并伴磷脂丢失,细胞呼吸与能量合成不足这一中心环节,采取补充外源性磷脂使膜流动性与跨膜转运系统活性增强,受损的细胞膜因此得以恢复;s.Lieber研究发现,肝纤维化的患者几乎都患有B或C型肝炎,说明氧化应激和纤维化可以诱导C或B型肝炎的发生,PPC可以用来治疗B或C型肝炎,预防肝纤维化和降低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浓度。2007年S.Lieber等人研究了高脂肪食物引起的脂肪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发现CYP2E1诱发氧应激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是非酒精引起的脂肪性肝炎的主要原因,PP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降低氧应激的功能。这方面进一步的研究认为PPC活性功能的发挥主要是DLPC的功能。DLPC主要存在于大豆磷脂中,一般方法由大豆粉末磷脂分离得到的大豆磷脂酰胆碱(PC-90),其DLPC含量在40%-50%。传统方法要更进一步提高DLPC的含量非常困难。通过文献检索国内外未发现通过酶法进一步提高PC-90中DLPC含量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酶法提高DLPC含量的方法。以PC-90为原料通过酶法与亚油酸进行酸解反应,从而得到更高含量的DPLC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技 术方案:以大豆PC-90为原料,将原料、亚油酸和固定化脂肪酶加入到一定有机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酶法提高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含量的方法,其特征是以大豆PC?90为原料,将原料、亚油酸和固定化脂肪酶加入到一定有机相中,进行酶法酸解反应,脱溶后通过氯仿/甲醇(2/1,V/V)提取目的产物,离心回收固定化脂肪酶,脱溶,丙酮洗涤后脱溶得到较高DLPC含量的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法提高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含量的方法,其特征是以大豆PC-90为原料,将原料、亚油酸和固定化脂肪酶加入到一定有机相中,进行酶法酸解反应,脱溶后通过氯仿/甲醇(2/1,V/V)提取目的产物,离心回收固定化脂肪酶,脱溶,丙酮洗涤后脱溶得到较高DLPC含量的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提高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含量的方法,其特征是原料:以大豆醇溶性磷脂为原料,要求原料中磷脂酰胆碱含量大于或等于90%,其中DLPC的含量为 40% -50% (HPLC 归一化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提高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含量的方法,其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