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亚油酰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抗性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9629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亚油酰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抗性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提高植物灰霉病和/或细菌性叶斑病抗性的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亚油酰乙醇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制备的制剂,通过诱导植物体内的茉莉酸、水杨酸以及乙烯的信号路径,可显著增强植物对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的抗性,减少因灰霉病和细菌性病害给植株带来的经济损失。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剂防治植物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可显著延迟和抑制灰葡萄孢、丁香假单胞菌单一或复合病原菌在叶片上的生长及病害的扩散,大大提高了植株对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的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亚油酰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抗性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化学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亚油酰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抗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种植制度在发生改变,农作物病害的发生面积逐渐增加、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各种真菌性、细菌性以及病毒性病害更为猖獗,大大削弱了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价值,威胁国家的农产品生产安全。有研究表明,在园艺生产中,真菌病害为已知病害种类中种类最多的病害,可危害蔬菜、果树及花卉等多种植物,约占病害种类的80%-90%,症状类型也最多,出现在植株的各个部位。目前,灰霉病为真菌病害中极为严重的一种,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引起,在其低温高湿环境下极易发病,严重时还会导致作物绝产。在细菌性病害中,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syringae)是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一类主要病原菌,其可在多数农作物上引起发病,症状包括萎蔫、坏死、褪绿、肿瘤等,多称为细菌性叶斑病,给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病害防治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据调查,目前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的占80%以上。目前国内报道的防治灰霉病的药剂有苯并咪唑类,如多菌灵、苯菌灵等。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如乙霉威、霜霉威等,其杀菌作用机理与苯并咪唑类相同,都是作用于病菌的微管蛋白,破坏其有丝分裂;二甲酰亚胺类,如异菌脲、腐霉利、乙烯菌核利等杀菌剂的具体杀菌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生产上防治细菌性叶斑病主要为农用抗生素,如链霉素、角斑灵、井冈霉素等,其作用机制在于干扰病原物氨基酸代谢的酯醇系统从而影响其蛋白质的合成。异氰尿酸类,如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其在作物表面能慢慢地释放次溴酸和/或次氯酸,具有强烈的杀灭细菌的能力。上述杀菌剂可有效防止灰霉病菌、细菌性叶斑病某些菌群的流行,减少灰霉病的发生。但是,由于病原菌的生活周期短、病害传播快,加上长时间和普遍使用单一类型杀菌剂和不合理的施药技术而导致病原菌已对某些常规杀菌剂普遍产生了抗药性,而且越发严重,造成生产中防治困难。此外,生产上同时防治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还需要多种药剂予以组配,增加了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相比较而言,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和应用有着蓬勃的发展前景。植物诱导抗病性是指植物在生物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诱导因子作用下产生能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抗病能力,又称获得性免疫。其具有广谱、系统和持久的特点,且不会污染环境,无残留,因而对保护那些品质好但较感病的农作物品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已经研究发现的诱抗制剂有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苯并噻二唑(BTH)、油菜素内酯(BRs)等,有研究表明,BIT、BTH的施用能有效诱导水杨酸(SA)的合成,且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发生,从而提高植物对细菌性、病毒性病害的抗性,而BRs经研究发现为广谱性抗性制剂,在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中存在较好效果,但在真菌性病害中无明显效果。目前,针对细菌性、真菌性病害兼具诱导抗病性制剂的研究和应用还相对空白。亚油酰乙醇胺(英文名称:N-linoleoylethanolamine简称:NAE(18:2)),分子质量为323.5g/mol,分子式为C20H37NO2。其化学式为:该物质是N-酰基乙醇胺(NAEs)中的一种植物组织中的微量脂质成分(Blancaflor等“N-Acylethanolamines:lipidmetaboliteswithfunctionsinplantgrowthanddevelopment.”ThePlantJournal201479:568–583)。目前研究已知,NAEs参与了植物细胞防卫系统的信号转导事件,认为是对种子萌发等生命活动具有调节功能的生理活性小分子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发现亚油酰乙醇胺具有诱导植物的水杨酸(SA)、茉莉酸(JA)以及乙烯(ETH)信号路径的作用,从而提高植物对真菌和细菌病害的抗性,降低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基于以上发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亚油酰乙醇胺(简称NAE(18:2))在提高植物灰霉病中的应用以及在提高植物细菌性叶斑病抗性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亚油酰乙醇胺在制备提高植物灰霉病和/或细菌性叶斑病抗性的制剂中的应用。所述的植物具体可以为番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剂,所述制剂的有效成分为亚油酰乙醇胺;该制剂能够提高植物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抗性。亚油酰乙醇胺NAE(18:2)(N-linoleoylethanolamine)为N-酰基乙醇胺(NAEs)中的一种,可诱导促进植物中水杨酸(SA)、茉莉酸(JA)和乙烯(ETH)的合成以及信号转导基因NPR1、PR1、Coi1、PI1、PI2、ERF1、Ein2等的表达,从而提高植物对真菌性及细菌性病害的抗性。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剂,以1L计,包括:亚油酰乙醇胺12~35g;表面活性剂0.1~0.15L;有机溶剂0.15~0.7L;水0.15~0.75L。所述有机溶剂的作用在于溶解亚油酰乙醇胺,使亚油酰乙醇胺更易与其他组分混合,本专利技术中的有机溶剂可采用乙醇或乙腈,更优选为乙醇。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可使制剂在植物表面的湿润、分散、展着和渗透性能显著增强,有效减少制剂喷洒后随风漂移,提高制剂的抗雨水冲刷能力和药效、减少制剂的用量、延长制剂的有效期。本专利技术中的表面活性剂可采用有机硅、吐温60和Silwet-L77中的一种,优选为有机硅,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价格更为低廉,且在提高本专利技术制剂的延展性、降低制剂表面张力上效果更为显著,使制剂更易被植株吸收。更优选,所述的制剂,以1L计,包括:亚油酰乙醇胺12.94g;表面活性剂0.125L;有机溶剂0.259L;水0.616L。在上述各组分配比下制得的制剂在植物表面的分散性、展着性以及渗透性效果最佳。所述的制剂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制备:(1)将亚油酰乙醇胺溶解于有机溶剂后,加水,得到混合溶液;(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获得所述制剂。在实际制剂配制中,亚油酰乙醇胺通常已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作为原料直接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提高植物灰霉病和/或细菌性叶斑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的制剂用水稀释后喷施于植物叶片表面或滴灌在植株根部附近。本专利技术制剂可在高湿、寡照等易发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的环境下或已出现轻微病害症状的时期进行使用。制剂的使用浓度、次数,尤其是制剂中亚油酰乙醇胺NAE(18:2)的浓度可根据植物的苗龄、具体生长情况以及植物生长环境情况、病害程度来确定。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剂稀释后,喷施于植物叶片表面的亚油酰乙醇胺的浓度为16.2~64.7mg/L。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对于已知化合物亚油酰乙醇胺NAE(18:2)发掘了新的提高植物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抗性的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2)本专利技术制剂中的亚油酰乙醇胺NAE(18:2)在植物体内可以通过磷脂酶D把NAPE水解成NAE,同时NAE又可以通过脂肪酸氨基水解酶FAAH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乙醇胺;所以,亚油酰乙醇胺的代谢过程是植株体内自然存在的代谢,即使长期使用亚油酰乙醇胺也不会危害环境,然而却可以有效地防治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亚油酰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抗性中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亚油酰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亚油酰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中的应用。2.亚油酰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细菌性叶斑病抗性中的应用。3.亚油酰乙醇胺在制备提高植物灰霉病和/或细菌性叶斑病抗性的制剂中的应用。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番茄。5.一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有效成分为亚油酰乙醇胺,以1L计,包括: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恺喻景权邵淑君史军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