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9629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的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制备的制剂,通过诱导植物体内的茉莉酸以及乙烯的信号路径,可显著增强植物对灰霉病的抗性,减少因灰霉病给植株带来的经济损失。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剂防治植物灰霉病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可显著延迟和抑制灰葡萄孢病原菌在叶片上的生长及病害的扩散,大大提高了植株对灰霉病的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化学保护领域,尤其涉及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半知菌亚门的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低温高湿等适宜条件下,萌发的分生孢子随气流、灌溉水和农具等传播,并从寄主伤口或枯死的组织上进行侵染。灰霉病属典型的流行病,潜育期短、流行速度快且间歇爆发,寄主广,尤其在番茄上危害较为严重。灰霉病菌能侵染番茄的叶、茎、花,果实等组织,造成严重减产减收,甚至绝收,也已成为当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番茄生产的限制性障碍。除番茄外,灰霉病菌还会侵染茄子、黄瓜、辣椒、草莓、葡萄、大蒜、生菜、柑橘等约200余种作物。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对灰霉病菌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种,因此,生产上灰霉病防治一直依赖于化学防治。目前,用于防治灰霉病的药剂主要有苯并咪唑类(包括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二甲酰亚胺类(包括腐霉利和异菌脲等)、N-苯氨基甲酸酯类(主要为乙霉威)、百菌清和苯氨基嘧啶类杀菌剂(主要为嘧霉胺)。其中,二甲酰亚胺类和乙霉威是目前防治灰菌霉病的骨干药剂。这些杀菌剂大多作用于病菌的微管蛋白或抑制病菌孢外蛋白酶,直接破坏病菌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功能,可有效防止灰霉病菌某些菌群的流行,减少灰霉病的发生。但是,长期以来,大量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水体、土壤、大气污染和农产品有毒物质残留,严重危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健康。另外,灰霉病菌因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快和遗传变异频繁等特点,有研究表明流行灰霉病菌对常用的防治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进一步加大了相关化学农药的投用量,加剧了农产品及环境安全问题。因此,寻找一种高效无害的病害防治手段是今后农作物灰霉病害防治研究和发展的方向。植物诱导抗病性是利用植物本身的防卫体系,借助于诱导因子激发植物整体抗性水平,使原来的感病反应产生局部的或系统的抗性,提高抵抗病害的能力,又称获得性免疫,是植物病害防治的一种新思路。诱导抗病性研究逐渐趋向于被作为与高等动物的免疫系统有类似功能的植物免疫机制来讨论,已在黄瓜炭疽病、大麦提取液诱导物中发现了免疫信号物质——免疫蛋白;在泡囊-丛枝(VA)菌根菌丝提取液等物质诱导物中分离到了病程相关蛋白,并涉及到生物多聚体在植物体内诱导、降解和在抗性中的作用。随着植物防御基因的信号传导机制(如水杨酸信号转导系统)和过敏反应的调节及遗传机理的揭示,目前诱导抗病性被认为是发掘植物内在机制的一种新病害防治对策,已有不少诱导剂在生产上应用于农技服务。例如有研究表明,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和苯并噻二唑(BTH)能有效诱导水杨酸(SA)的合成,且诱导植物系统中诱导抗性(SAR)的发生,从而用于提高植物对细菌性、病毒性病害的抗性。但是,目前针对灰霉病真菌性病害的诱导抗性物质的研究及应用还相对较少。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英文名称:Eicosapentaenoylethanolamide;简称:EPEA),IUPAC名称为(5Z,8Z,11Z,14Z,17Z)-N-(2-羟乙基)-5,8,11,14,17-戊烯酰胺。分子式为C22H35NO2,分子量345.52g/mol;化学式为: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为植物天然存在的脂质生物活性化合物,为N-脂肪酰基乙醇胺(N-acylethanolamines,NAEs)家族的成员。NAEs是一类脂肪酸与乙醇胺以酰胺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其在植物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目前已知其参与了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期的生长发育的调节过程(Blancaflor等“N-Acylethanolamines:lipidmetaboliteswithfunctionsinplantgrowthanddevelopment.”ThePlantJournal201479:568–583),如参与植物细胞防御系统中的信号转导,抑制信号转导系统中重要组分磷脂酶Dα的活性,调节种子萌发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发现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能够提高植物的茉莉酸(JA)和乙烯(ETH)信号途径,可提高植物对真菌病害的抗性,降低灰霉病的发生。基于以上发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在制备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的制剂中的应用。所述的植物具体可以为番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的制剂,所述制剂的有效成分为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Eicosapentaenoylethanolamide,EPEA)为N-脂肪酰基乙醇胺(NAEs)中的一种,可诱导提高植物的茉莉酸(JA)和乙烯(ETH)合成及信号转导基因Coi1、PI1、PI2、ERF1、Ein2等的表达从而提高植物对真菌性病害的抗性。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剂,以1L计,包括: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1.7~3.5g;表面活性剂0.02~0.03L;有机溶剂0.3~0.7L;水0.25~0.7L。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可使制剂在植物表面的湿润、分散、展着和渗透性能显著增强,有效减少制剂喷洒后随风漂移,提高制剂的抗雨水冲刷能力和药效、减少制剂的用量、延长制剂的有效期。本专利技术中的表面活性剂可采用有机硅、吐温60或Silwet-L77中的一种,优选为有机硅,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价格更为低廉,且在提高本专利技术制剂的延展性、降低制剂表面张力上效果更为显著,使制剂更易被植株吸收。所述有机溶剂的作用在于溶解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EPEA),使EPEA更易与其他组分混合,本专利技术中的有机溶剂可采用乙醇或二甲基甲酰胺,更优选为乙醇。更优选,所述的制剂,以1L计,包括: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2.76g;表面活性剂0.025L;有机溶剂0.553L;水0.422L。在上述各组分配比下制得的制剂中,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EPEA)充分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且制剂在植物表面的分散性、展着性以及渗透性效果最佳。所述的制剂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制备:(1)将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溶解于有机溶剂后,加水,得到混合溶液;(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获得所述制剂。在实际制剂配制中,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通常已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作为原料直接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的制剂用水稀释后喷施于植物叶片表面或滴灌在植株根部附近。本专利技术制剂可在高湿、寡照等易发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的环境下或已出现轻微病害症状的时期进行使用。制剂的使用浓度、次数,尤其是制剂中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的浓度可根据植物的苗龄、具体生长情况以及植物生长环境情况、病害程度来确定。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剂稀释后,喷施于植物叶片表面的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的浓度为17.26~34.52mg/L。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对于已知化合物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发掘了新的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的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2)本专利技术制剂中的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为植物友好型物质,可在环境和生物体内降解,且长期使用该物质不会使灰霉病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使用后也无残留,对人畜和环境无毒害。(3)本专利技术以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制备的制剂,通过诱导植物体内的茉莉酸(JA)以及乙烯(ETH)的信号路径,可显著增强植物对灰霉病的抗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中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在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中的应用。2.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在制备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的制剂中的应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番茄。4.一种提高植物灰霉病抗性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有效成分为廿二碳五烯酸乙醇胺,以1L计,包括: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恺史军营喻景权邵淑君吴爱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