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自卸车前轮和矿用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630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卸车前轮和矿用自卸车,该矿用自卸车前轮包括:输出轴,安装在输出轴上的轮毂,轮毂内设有可放置润滑油的轮毂腔;轮毂上设置有与轮毂腔相通的第一油孔;安装于第一油孔的第一密封塞;设置在轮毂内侧和输出轴之间的第一轴承和第一密封件;设置在轮毂外侧和输出轴之间的第二轴承和第二密封件;安装在轮毂端部的轮毂罩。其具有如下优点:在轮毂上设置油孔,通过油孔注入和排出润滑油,无需将轮毂拆下便可完成上述工序,简化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前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油孔排除部分润滑油,对该润滑油内含有的金属屑量进行检测,由此推断轴承的使用情况,无需将轮毂拆下便可完成上述工序,降低检修的工作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前轮和矿用自卸车
技术介绍
矿用自卸车是一类用于矿山开采的非公路用重型自卸车,其主要是在露天矿山进行岩石土方剥离与矿石运输作业。矿用自卸车具有运程短、转弯半径小、载荷重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和水利工程等领域。目前,矿用自卸车的前轮结构大多如图I所示,现有的矿用自卸车前轮包括输出轴la,安装在输出轴Ia上的轮毂2a,轮毂2a的内侧与输出轴Ia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41a和骨架油封51a,轮毂2a的外侧与输出轴Ia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42a和橡胶垫片52a,轮毂2a的外侧和内侧之间设有轮毂腔22a,用于放置润滑脂,轮毂2a的端部安装有轮毂罩6a。矿用自卸车行走时,输出轴Ia不动,轮毂2a带动轴承41a和42a转动,轮毂腔22a内的润滑脂对第一轴承41a和第二轴承42a起到润滑作用,骨架油封51a和橡胶垫片52a用于防止润滑脂外泄。现有的矿用自卸车的前轮的缺陷主要在于向轮毂内加入或更换润滑脂时,以及对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磨损情况进行检查时,均需要将轮毂拆下,操作较为繁琐,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卸车前轮和矿用自卸车,以解决现有的自卸车前轮在加入或更换润滑脂时,以及检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磨损情况时,操作较为繁琐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矿用自卸车前轮,包括输出轴;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上的轮毂,所述轮毂内设有可放置润滑油的轮毂腔;所述轮毂上设置有与所述轮毂腔相通的第一油孔;安装于所述第一油孔的第一密封塞;设置在所述轮毂内侧和所述输出轴之间的第一轴承和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轮毂外侧和所述输出轴之间的第二轴承和第二密封件;安装在所述轮毂端部的轮毂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为浮动油封,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轮毂设置有与所述浮动油封相适配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孔的个数为多个,且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均匀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塞为螺塞。进一步地,所述螺塞为磁性螺塞。 进一步地,所述轮毂罩上设有第二油孔,所述第二油孔安装有第二密封塞。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件为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轮毂罩和所述轮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轮毂罩上还设有油标。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塞为螺塞。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矿用自卸车,其设置上述任一所述的矿用自卸车前轮。本技术提供一种矿用自卸车前轮,相对于现有前轮,其轮毂腔用来放置润滑油,且上述矿用自卸车前轮的轮毂上设置有与轮毂腔相通的第一油孔,以及安装于该第一油孔的第一密封塞。该矿用自卸车前轮具有如下优点I、在轮毂上设置油孔,通过油孔注入和排出润滑油,在向轮毂内加入润滑油或更换轮毂内润滑油时,无需将轮毂拆下便可完成上述工序,简化操作,降低劳动强度;2、前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油孔排除部分润滑油,对该润滑油内含有的金属 屑量进行检测,由此推断轴承的使用情况,无需将轮毂拆下便可完成上述工序,降低检修的工作量;3、在轮毂腔内注入润滑油,相对于润滑脂,润滑油具有较高的散热性能,避免轴承过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矿用自卸车前轮的矿用自卸车,由于上述前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前轮的矿用自卸车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现有的矿用自卸车前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I提供的矿用自卸车前轮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侧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a输出轴2a轮毂22a轮毂腔41a第一轴承42a第二轴承 51a骨架油封52a橡胶垫片6a轮毂罩I 输出轴2 轮毂21第一油孔22轮毂腔31第一密封塞 32第二密封塞33第三密封塞 41第一轴承42第二轴承 51第一密封件52第二密封件 6 轮毂罩61第二油孔62第三油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2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I提供的矿用自卸车前轮的结构,该前轮包括输出轴I ; 安装在输出轴I上的轮毂2,轮毂2内设有可放置润滑油的轮毂腔22,轮毂2上设置有与轮毂腔22相通的第一油孔21 ;安装于第一油孔21的第一密封塞31 ;设置在轮毂2内侧和输出轴I之间的第一轴承41和第一密封件51 ;设置在轮毂2外侧和输出轴I之间的第二轴承42和第二密封件52 ;安装在轮毂2端部的轮毂罩6。本申请文件所述轮毂2的外侧是指轮毂2靠近车辆外侧的一侧,内侧是指与所述外侧相对的一侧。上述矿用自卸车前轮结构中,输出轴I不动,轮毂2带动轴承41和轴承42转动,第一轴承41和第二轴承42用于减少输出轴I和轮毂2之间的摩擦,轮毂罩6用于将第二轴承42与外界环境相隔离,避免外界污染物进入第二轴承42影响其使用寿命。输出轴I和轮毂2的连接关系,第一轴承41和第二轴承42与输出轴I和轮毂2的连接关系,以及轮毂罩6与轮毂2的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兹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矿用自卸车前轮中,轮毂腔22用来放置润滑油,且上述矿用自卸车前轮的轮毂2上设置有与轮毂腔22相通的第一油孔21,以及安装于该第一油孔21的第一密封塞31。上述第一油孔21和第一密封塞31的作用在于第一油孔21作为润滑油注入口和润滑油排出口。具体的,当轮毂腔22内的部件需要润滑时,拆下第一密封塞31,通过第一油孔21向轮毂腔22内注入润滑油,而后再将第一密封塞31安装于第一油孔21 ;前轮工作一段时间后。当需要检查第一轴承41和第二轴承42是否有磨损时,将轮毂2转至第一油口 21处于最低位置,拆下第一密封塞31并排出部分润滑油,对该润滑油样进行检测,若该油样中金属屑含量较高,则说明第一轴承41和/或第二 42可能发生损坏,此时需要拆下轮毂2对第一轴承41和第二轴承42进行检查;当需要更换轮毂腔22内的润滑油时,将轮毂2转至第一油口 21处于最低位置,拆下第一密封塞31,排出轮毂腔22内的润滑油,再将轮毂2转至第一油口 21处于较高位置,向轮毂腔22内注入新润滑油,而后安装第一密封 31。向上述前轮的轮毂腔22内注入或排出润滑油时,需要将轮毂2进行转动以便于第一油口 21处于最佳位置(如注油时,将第一油孔21转至最高位置,排油时,将第一油孔21转至最低位置)。但矿用自卸车的轮毂2体积较大,不便于进行转动,因此,第一油孔21的个数优选为多个,且沿轮毂2周向均匀布置,由此降低轮毂2的转动角度,降低劳动强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油孔21的个数为4个,沿轮毂2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一密封塞31的作用在于当需要向轮毂腔22内注油时,将第一油孔21密封,以防止轮毂腔22内的润滑油外泄。优选的,第一密封塞31为螺塞,其较易拆卸和安装于油孔。更优选的,该螺塞为磁性螺塞,其优点在于若因轴承损坏等原因造成轮毂腔22内的润滑油内含有金属屑,则该金属屑会被磁性螺塞吸附,由此,便于技术人员检查轴承是否损坏。 相对于润滑脂,润滑油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和润滑性,但是其流动性也较大,为了提高密封性能,第一密封件51优选采用浮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自卸车前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轴(1);安装在所述输出轴(1)上的轮毂(2),所述轮毂(2)内设有可放置润滑油的轮毂腔(22);所述轮毂(2)上设置有与所述轮毂腔(22)相通的第一油孔(21);安装于所述第一油孔(21)的第一密封塞(31);设置在所述轮毂(2)内侧和所述输出轴(1)之间的第一轴承(41)和第一密封件(51);设置在所述轮毂(2)外侧和所述输出轴(1)之间的第二轴承(42)和第二密封件(52);安装在所述轮毂(2)端部的轮毂罩(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唐春喜满军城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矿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