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轴轴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255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轴轴承结构,车轴轴头贯穿于轮毂内,所述轴头与所述轮毂间设有内轴承和外轴承,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的外圈表面与所述轮毂的内腔表面接触,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轴头的表面接触。在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之间设有轴承隔套,所述轴承隔套包括套体、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轴承隔套,轴承隔套的两侧管口端面分别与内轴承和外轴承的的内圈端面接触,进行定位以固定内轴承和外轴承之间的间隙,避免后期人为调整产生的误差,提高间隙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轴头领域,更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挂车车轴轴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挂车车轴,车轴包括轴头和轴管,轴头与轮毂间设有轮毂轴承,轮毂轴承为一对圆锥滚子轴承,分别为内轴承和外轴承,轴承的外圈外侧面与轮毂的内腔表面定位安装,轴承的内圈内侧面与轴头外圆定位安装,轴头螺母调整轴承游隙。轴承游隙的大小对车轴性能影响极大,适当的工作游隙可提高车轴的可靠性,因而,作为汽车承重与精确导向的重要部件,对于轮毂轴承装配间隙的控制十分重要,在现有调整轴承间隙的工艺技术上,操作步骤繁琐,包括调整游隙、加润滑脂、预紧、回松等工序,容易出现操作误差,装配难度大、间隙精度难以保证,给挂车轴的安装、维护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免于人工调整游隙大小,安装工艺简单,避免人为误差,提高间隙精度的车轴轴承结构。本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轴轴承结构,车轴轴头贯穿于轮毂内,所述轴头与所述轮毂间设有内轴承和外轴承,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的外圈表面与所述轮毂的内腔表面接触,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轴头的表面接触。在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之间设有轴承隔套,所述轴承隔套包括套体、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的端面与内轴承的内圈端面抵靠。所述第二管口的端面与外轴承的内圈端面抵靠。所述第一管口的内壁抵靠在所述轴头上的表面。所述第二管口的内壁抵靠在所述轴头上的表面。所述轴承隔套为管状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车轴轴承结构利用轴承隔套,轴承隔套的两侧管口端面分别与内轴承和外轴承的的内圈端面接触,进行定位以固定内轴承和外轴承之间的间隙,避免后期人为调整广生的误差,提闻间隙精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免调整轴承间隙轴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免调整轴承间隙轴头的轴承隔套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免调整轴承间隙轴头的轴承隔套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3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车轴轴承结构。挂车车轴是随动车轴,承担着车辆重量及货物载荷,并用于支撑轮胎转动,其主要包括轴体、轮毂I、制动鼓7、刹车蹄总成、及凸轮轴总成(图中未示出),轴体分为轴管22和两端的轴头21两大部分,轮毂I、制动鼓7总成装配于轴体两端的轴头21上,用来执行车轮转动和制动,刹车蹄总成8安装于制动鼓7内,其刹车片由无石棉摩擦环保材料制成。轴头21贯穿于轮毂I内,轴头21与轮毂I间设有内轴承3和外轴承4,内轴承3和外轴承4的外圈表面与轮毂I的内腔表面接触,内轴承3和外轴承4的内圈与轴头21的表面接触。轴头螺母5与轴头21螺纹连接,轴头螺母5固定于轴头21的最外侧。在内轴承3和外轴承4之间设有轴承隔套6,轴承隔套6为管状结构。轴承隔套6包括套体61、第一管口 62和第二管口 63。内轴承3的内圈抵靠在轴头21上的表面与第一管口 62的内壁抵靠,并且第一管口 62的端面与内轴承3的内圈端面抵靠。外轴承4的内圈抵靠在轴头21上的表面与第二管口 62的内壁抵靠,并且第二管口 62的端面与内轴承3的内圈端面抵靠。由于轴承隔套6的第一管口 62和第二管口 63分别抵压在内外轴承的内圈上,内 轴承内圈则定位安装在轴头台阶上,外轴承的外端以轴头螺母定位,从而使两轴承内圈的位置得以精准确定。由于轴承隔套6的第一管口 62与内轴承4的内圈端面抵靠,第二管口 63与外轴承4的内圈端面抵靠。通过作用力在轴头螺母5上,轴头螺母5受到的作用力随着作用力传递到外轴承4的内圈上,再之直接传递到轴承隔套6上,最后传递到内轴承3的内圈上。当作用力的力矩达到预定值时,内轴承3与外轴承4的位置被固定了。从而内轴承3、隔套6与外轴承4之间的间隙达到预定值了,不需要调整,一步到位,确保了间隙的精度,提高轴承寿命。本技术车轴轴承结构通过轴承隔套6,固定内轴承3和外轴承4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后期人为调整产生的误差,确保了间隙的精度。权利要求1.一种车轴轴承结构,包括轴体、轮毂、制动鼓、制动蹄总成、及凸轮轴总成,所述轮毂与轴头间设有内轴承和外轴承,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的外圈定位安装在所述轮毂的内腔,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轴头的表面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承定位安装在轴头的台阶上,在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之间设有轴承隔套,在外轴承外侧设有轴头螺母。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轴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隔套包括套体、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的端面与内轴承的内圈端面抵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轴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口的端面与外轴承的内圈端面抵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轴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口的内壁抵靠在所述轴头上的表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轴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口的内壁抵靠在所述轴头上的表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轴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隔套为管状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轴轴承结构,车轴轴头贯穿于轮毂内,所述轴头与所述轮毂间设有内轴承和外轴承,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的外圈表面与所述轮毂的内腔表面接触,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轴头的表面接触。在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之间设有轴承隔套,所述轴承隔套包括套体、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本技术利用轴承隔套,轴承隔套的两侧管口端面分别与内轴承和外轴承的的内圈端面接触,进行定位以固定内轴承和外轴承之间的间隙,避免后期人为调整产生的误差,提高间隙精度。文档编号B60B37/10GK202641262SQ20122028217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吴志强, 吴银初, 黄志荣 申请人: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轴轴承结构,包括轴体、轮毂、制动鼓、制动蹄总成、及凸轮轴总成,所述轮毂与轴头间设有内轴承和外轴承,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的外圈定位安装在所述轮毂的内腔,所述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轴头的表面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承定位安装在轴头的台阶上,在内轴承和所述外轴承之间设有轴承隔套,在外轴承外侧设有轴头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吴银初黄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