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与挂车车轴的定位联结结构。其包括悬挂系统、车轴及用于锁紧车轴与悬挂系统的联结件,所述悬挂系统包括有底板、侧支板及轴座,所述轴座通过设置若干支撑台焊接固定在侧支板上,所述相邻支撑台之间为压迫变形腔。所述轴座位于车轴竖向中轴线的一侧设有定位凸块,且所述车轴对应定位凸块的位置上设有与定位凸块配合定位的定位槽。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进轴座结构,增加压迫变形腔,及调整定位凸块、定位槽的合理位置,使定位联结结构能更紧密压紧定位,不需焊接固定且不削弱轴体强度,联结牢固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联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半挂车车轴与悬挂的定位联结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的汽车都设有悬挂系统,悬挂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车轴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挂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t匕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而半挂车的车轴与半挂车车架之间通过悬挂系统将两者牢固联结起来,目前常用的有板簧悬挂和空气悬挂,而空气悬挂比板簧悬挂更能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提高了运输货物安全性,并减少对公路路面的损坏,起到养护公路的作用,因而逐渐得到更多的应用。在当今半挂车国际市场上,悬挂与车轴的联结结构基本上都是用U型螺栓夹紧,再以焊接方式将车轴固定在悬挂系统·上,以达到防转和防止车轴轴向窜动的目的。特别是在空气悬挂上,与半挂车车轴的连接基本上都是采用焊接方式,有的厂家在焊接的基础上再加上U型螺栓将两者联结起来,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在轴体焊接部位的抗扭转强度与抗弯曲强度会降低,降低了车轴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当半挂车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时,车轴受到弯矩与扭矩联合作用时,轴体在焊接位置附近容易出现开裂甚至失效的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0910040334. O公开了一种半挂车车轴与悬挂的联结结构,其通过车轴上的定位槽与悬挂支板(或叫轴座)配合面上的定位凸块与定位槽配合的组成定位结构,定位槽与定位凸块设在车轴竖向中轴线上,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防止车轴周向转动的,取消了轴体与悬挂支板的焊接工序,在达到轴体与悬挂牢固联结的同时,使轴体仍然保持良好的强度结构,杜绝了因为焊接而造成的应力损伤。但是由于悬挂支板(或叫轴座)与侧板为无缝固接,悬挂支板在采用U型螺栓夹紧联结的时候变形量较小,无法使定位凸块与定位槽压迫紧密配合,容易出现松动,因此车轴仍会出现小范围的周向转动,影响行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充分保证轴体强度要求的车轴悬挂定位联结结构,该结构能紧密压紧定位,不需焊接固定且不削弱轴体强度,联结牢固可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悬挂与挂车车轴的定位联结结构,包括悬挂系统、车轴及用于锁紧车轴与悬挂系统的联结件,所述悬挂系统包括有底板、侧支板及轴座,所述轴座通过设置若干支撑台焊接固定在侧支板上,所述相邻支撑台之间为压迫变形腔。所述轴座位于车轴竖向中轴线的一侧设有定位凸块,且所述车轴对应定位凸块的位置上设有与定位凸块配合定位的定位槽。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块的径向中线与车轴竖向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 60。。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凸块的径向中线与车轴竖向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8°。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块对应的轴座后方设有一与侧支板下方接触的压迫台;所述压迫台的接触宽度为12 18mm ;进一步优选,所述压迫台的接触宽度为15mm。所述定位凸块的高度为4 8mm,宽度为15 20mm。所述定位凸块的高度为5 6mm。所述联结件是U型螺栓。所述的悬挂系统为板簧悬挂系统,或为采用气体弹簧的空气悬挂系统。本技术通过改进轴座结构,增加压迫变形腔,及调整定位凸块、定位槽的合理位置,使定位联结结构能更紧密压紧定位,不需焊接固定且不削弱轴体强度,联结牢固可O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轴座与侧支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轴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车轴结构剖视图。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悬挂与挂车车轴的定位联结结构,包括悬挂系统I、车轴2及用于锁紧车轴2与悬挂系统I的联结件,具体为,联结件是U型螺栓3。所述悬挂系统I包括有底板13、侧支板12及轴座11,具体结构如下所述轴座11通过设置若干支撑台111焊接固定在侧支板12上,所述相邻支撑台111之间为压迫变形腔112。所述轴座11位于车轴2竖向中轴线A的一侧设有定位凸块113,且所述车轴2对应定位凸块113的位置上设有与定位凸块113配合定位的定位槽。21所述定位凸块113的径向中线B与车轴竖向中轴线A之间的夹角α为30° 60°,其中作为最佳实施例,该夹角α为38°。进一步,所述定位凸块113的高度为4 8mm,宽度为15 20mm。其中作为最佳实施例,所述定位凸块113的高度为5 6mm。所述定位凸块113对应的轴座11后方设有一与侧支板12下方接触的压迫台114。所述压迫台114的接触宽度为12 18mm。其中作为最佳实施例,所述压迫台114的接触宽度为15mm。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悬挂系统I为板簧悬挂系统。应该指出的是本技术所述的悬挂系统也可以为采用气体弹簧的空气悬挂系统。本技术所述的型半挂车车轴与悬挂的定位联结结构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在轴座与侧支板之间并不是严实的连接关系,轴座设置若干支撑台焊接固定在侧支板上,所述相邻支撑台之间为压迫变形腔,在U型螺栓锁紧车轴与悬挂系统的时候,会迫使压迫变形腔变形,令轴座产生相对大的变形量,从而令使轴座与车轴更紧密抱紧,使定位凸块与定位槽更紧密卡位固定。2)通过车轴上的定位槽与轴座上的定位凸块配合定位,取消了轴体与悬挂的焊接工序,在达到轴体与悬挂牢固联结的同时,使轴体仍然保持良好的强度结构,杜绝了因为焊接而造成的应力损伤,定位槽是压制成形的,避免了以铣槽加工等方式对轴体强度的影响,使车轴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其疲劳寿命比现有的焊接结构延长了 20%以上。效果非常突出。3)本技术定位凸块与定位槽是设置在车轴竖向中轴线的一侧,,本技术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在U型螺栓锁紧车轴与悬挂系统的时候,定位凸块被压迫会偏离一定的小角度变形,从而更好地卡锁在定位槽上。而现有的是设置在车轴竖向中轴线(如
技术介绍
所述),U型螺栓锁紧时,定位凸块只是垂直压在定位槽上,容易出现左右间隙松动。4)本技术在定位凸块对应的轴座后方设有一与侧支板下方接触的压迫台,其在U型螺栓锁紧的时候,可以针对性地对定位凸块进行压迫变形,并保持压紧保证定位凸块变形后不反弹。本技术通过改进轴座结构,增加压迫变形腔,及调整定位凸块、定位槽的合理位置,使定位联结结构能更紧密压紧定位,不需焊接固定且不削弱轴体强度,联结牢固可O权利要求1.悬挂与挂车车轴的定位联结结构,包括悬挂系统、车轴及用于锁紧车轴与悬挂系统的联结件,所述悬挂系统包括有底板、侧支板及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通过设置若干支撑台焊接固定在侧支板上,所述相邻支撑台之间为压迫变形腔;所述轴座位于车轴竖向中轴线的一侧设有定位凸块,且所述车轴对应定位凸块的位置上设有与定位凸块配合定位的定位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悬挂与挂车车轴的定位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块的径向中线与车轴竖向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 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与挂车车轴的定位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块的径向中线与车轴竖向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8°。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所述的悬挂与挂车车轴的定位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块对应的轴座后方设有一与侧支板下方接触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悬挂与挂车车轴的定位联结结构,包括悬挂系统、车轴及用于锁紧车轴与悬挂系统的联结件,所述悬挂系统包括有底板、侧支板及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通过设置若干支撑台焊接固定在侧支板上,所述相邻支撑台之间为压迫变形腔;所述轴座位于车轴竖向中轴线的一侧设有定位凸块,且所述车轴对应定位凸块的位置上设有与定位凸块配合定位的定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唐桂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