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悬架上的双筒式减震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向液压限位减震器。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上通常装有由橡胶制成的行程限位装置(缓冲块) ,用来防止大振幅振动时车身、悬架等相关部件受到强烈撞击。这种靠弹性起限位作用的结构,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它压缩变形所吸收的能量会在接下来的复原行程中释放,因而不能够迅速的吸收掉冲击。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悬架上的减震器,其阻力通常取决于上下连接端相对运动速度,阻尼力与行程无关而只与速度相关。在行程极限时相对运动速度很小,因而产生的阻尼也很小,产生不了足够大的限位力。通常的减震器底阀结构由整体式的底阀体及其上的阀片构成,底阀体连接在工作缸上不能进行径向移动。现有一种内置气囊的可变阻尼后减震器(专利号200420079303. 9)表述了一种可以产生变化压缩阻尼的减震器,但该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几点重要缺陷,一、在其压缩阻尼产生变化直到最大值之前会由于阻尼轴堵塞活塞流通阀,致使减震器有杆腔补油不足产生真空,真空的产生会使减震器示功图产生空程,严重影响车辆平顺性和减震器本身的寿命。二、其底阀和阻尼轴为固定连接在减震器底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液压限位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双筒油缸、活塞装置、底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筒油缸上的导向器(14)下端带有一个复原限位套管(13);活塞装置上的活塞体(12)上端带有一个复原限位椎体(22),活塞杆(18)上的流通阀通道(8)上带有补油孔(33),补油孔(33)与工作缸(29)连通;所述的底阀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缸(29)下面的底阀座(3)和底阀盖(5),设置在底阀盖(5)内的套装有底阀弹簧(6)上的底阀体(4),设置在底阀体(4)下面的压缩阀片(2)和阀盖(1),设置在底阀体(4)中心孔内的压缩限位阻尼轴(7),在底阀体(4)中心孔的下面、压缩限位阻尼轴(7)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冕,杨业海,郭孔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