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中的纳米磁性粒子改善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产物排出的方法,属于微细电解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精密器械产品朝着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集成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产品零件中出现了大量形状各异的微结构,对于航空航天、精密器械产品中广泛存在微细孔、窄槽、细缝等微结构的加工,目前已发展了多种微尺度加工方法,主要有微细切削和微细特种加工技术,其中微细特种加工技术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包括微细电火花加工、微细电解加エ、激光加工、LIGA技术、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以及它们的复合、组合加工。微细电解加工是基于电化学离子去除原理来微量溶解エ件的技术,理论上可以达 到原子级的加工精度,具有高效、低成本、与材料硬度无关、不产生加工应カ等原理上的优势,在微细加工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微细电解线切割是电解原理和线切割形式相结合的ー种新型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由于线电极没有损耗,可以采用微米级直径金属丝做电极,加工出小至数微米的切缝。电解加工过程中产生气泡和固体加工产物,如果这些加工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蓄积在加工区内,将会导致加工区局部电解液成分、浓度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从而降低加工反应速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电解线切割工艺加工产物排出情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加工区域上、下方分别安装磁性粒子发射器(23)和磁铁(3),磁性粒子发射器用于发射纳米磁性粒子,磁铁用于引导并加速磁性粒子;(2)选用的纳米磁性粒子不溶于电解液,不参加工件加工过程中电化学反应,密度大;(3)工作过程中,纳米磁性粒子在重力和磁铁磁力引导下,穿过加工区域,冲击和扰动加工区域,达到改善产物排出情况的目的:磁性粒子向下运动,促进固体加工产物的排出;磁性粒子冲击、扰动加工区域有利于气泡排出,阻碍大气泡生成并击破已生成的大气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宁松,曾永彬,徐坤,朱荻,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