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细电解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热管内壁非连续微结构微细电解加工装置以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力电子行业,微电子器件的高频、高速以及集成电路的密集和微型化,使得电子器件的耗散功率迅速增大,发热量急剧升高,常规的冷却方式已无法满足要求,电子器件的散热成为其发展的一个瓶颈。强化传热技术是指能显著改善传热性能的节能新技术。具有强化传热结构的微型热管已成为高热流密度微电子器件导热的理想元件。所谓强化传热微结构是指在管内壁加工出具有不同尺寸形貌,并具有散热或传热功能的连续或非连续微结构,如肋槽、凹坑或凸台等。这些结构可以增加传热表面积,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扰动壁面边界层,减小黏性底层 厚度以降低热阻,达到在同样冷气量条件下实现最高冷却效果的目的。连续和非连续微结构管都具有较高的传热性能,其中非连续微结构管蒸发传热性能最佳,其传热性能比连续微结构管平均提高6. 71%。而非连续微结构更有利于冷凝液表面张力发挥作用和液体的沸腾,有利于促进冷凝膜内部的对流换热、沸腾泡核的成倍增长和气泡的大量发生和蒸发。目前,微热管内强化传热结构的加工技术主要是针对连续微结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热管内壁非连续微结构微细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导液杆;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环绕在所述导电导液杆四周,可防止所述导电导液杆水平晃动;工作椎体,所述工作椎体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导电导液杆的下端,所述导电导液杆的中轴线与所述工作椎体重合;所述工作椎体为下端窄、上端宽的圆锥形结构,所述工作椎体的外表面涂覆有多条螺旋线绝缘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冠,郭钟宁,韦鸿钰,黄志刚,邓宇,黄红光,江树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