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结构件的电化学加工方法及装置
,特别提供了一种涡轮盘榫槽电化学去毛刺加工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技术介绍
涡轮盘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其与上面安装的涡轮叶片构成涡轮转子,是涡轮发动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做功部件。涡轮盘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承受着高温高压燃气的冲击、以及叶片和自身的离心力、冷热交替变化、应力循环、震动疲劳等,因此,对涡轮盘的加工要求高质量、高可靠性、抗疲劳。涡轮盘主要由盘体和分布在盘轮缘一周的数十个揪树形榫槽组成,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其榫槽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涡轮盘的抗疲劳性能和使用寿命。涡轮盘榫槽一般均采用拉削或铣削加工方法,加工后槽边存在毛刺、尖边, 采用人工用锉刀、砂纸、纱布等逐个榫槽进行手工打磨、抛光等落后方式,加工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不稳定,不适于批量生产。电化学去毛刺加工方法是涡轮盘榫槽去毛刺光整加工的有效途径。电化学加工的原理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可以发生阳极溶解而去除材料,将零件加工成型的工艺过程。电化学加工是一种无加工应力、无热影响区的电化学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机匣、叶片等零件型面加工。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盘榫槽电化学去毛刺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工步骤依次如下:①将被加工的涡轮盘(10)零件定位装夹在夹具上,要求涡轮盘(10)的榫槽对正固定式阴极(4),按照工艺要求调整涡轮盘(10)的榫槽棱边与固定式阴极(4)之间的间隙;②将涡轮盘(10)连接电源(12)的正极,固定式阴极(4)连接电源(12)的负极。③在涡轮盘(10)榫槽与固定式阴极(4)之间通入流动的电解液,并接通电源,开始去毛刺电化学加工,控制对应的加工时间;。④关闭电源,将涡轮盘(10)翻转,重复上述步骤加工另一面;⑤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范围满足下述要求:加工电压U:10~20V;加工电流I:20~1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南,于冰,王德新,齐歆霞,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