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加工电解液循环过滤系统及电解液过滤监控方法、电解液组分控制方法,属于电解加工
技术介绍
在电解加工过程中,在被加工工件腐蚀成型的同时,一定伴随着大量的电解产物一电解泥,通常电解泥的体积比去除金属体积要大100-200倍,它的组成主要是氢氧化物沉淀,在电解液中以絮状形式存在。假使被加工工件是含碳金属材料,由于碳是电化学反应中活性最差元素,在电解加工过程中形成不溶解的微粒,则电解泥中还有石墨微粒。高碳 钢中碳化物只以Fe3C形式存在,Fe3C相的电极电位与碳相近,因此高碳钢中含有1%碳,电解泥中就会存在15%的Fe3C不溶解微粒。电解加工过程中电解液作用为与阳极及阴极组成进行电化学反应的电化学体系,实现所要求的电解加工过程;排除电解产物,控制极化,使阳极溶解能正常、连续进行;及时带走电解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电解液循环过滤系统对阴、阳极加工区域输出的电解液及时进行过滤处理,并不断向加工区域输入高速流动的清洁电解液,以确保电解加工过程稳定进行。如果随着电解加工过程进行,电解液循环过滤系统过滤性能变差,将会导致(1)电解液循环系统中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加工电解液循环过滤系统,该系统对电解加工系统(1)输出的电解液进行循环过滤之后重新输回至电解加工系统(1),其特征在于,电解加工系统(1)输出的电解液分为两个并联回路,第一回路为:电解液经三级串联的电解液槽过滤后至电解液槽I(23),前两级电解液槽即电解液槽II(25)和电解液槽III(33)中均设置有过滤板;第二回路为:电解液依次经板框压滤机(29)、冷却水循环机(28)同样输送至电解液槽I(23)并与第一回路的电解液汇流,汇流后的电解液经电解液泵(18)抽离,依次经过初级过滤器(19)、电解液泵(18)、调压阀(10)、次级过滤器(7)输回至电解加工系统(1)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社,刘青海,王峰,李龙,王福元,杨育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