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须刀静刀盖内壁减薄电解加工装置及其加工工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2942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剃须刀静刀盖内壁减薄电解加工装置及其加工工艺方法,属于剃须刀静刀盖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它基于电解加工原理,采用工具阴极对静刀盖毛坯的内壁进行减薄加工成形;在对静刀盖毛坯进行电解加工过程中,所述静刀盖毛坯相对于工具阴极直线进给的同时伴随着绕自身轴线的转动,所述静刀盖毛坯与工具阴极形成的加工间隙不断高速(10m/s-20m/s)流过电解加工所需的电解液。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加工效率高、加工过程稳定、精度高的,而且实现了静刀盖内壁的优质、高效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剃须刀静刀盖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研究不断深入,在剃须刀行业内,静刀盖加工成为急需改进和研究的课题。为了使毛发充分进入静刀盖与动刀刃配合的剪切区域且保证静刀盖强度和刚性,静刀盖壁厚通常减薄加工至O. Imm左右;为了能够减少动刀刃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静刀盖内壁应保证高的表面质量。目前为了保证静刀盖内壁高表面质量以及毛发高进入率,静刀盖通常采取先进行外表面群缝加工,再进行内壁减薄加工的工艺路线。其中,静刀盖内壁减薄主要加工方法包 括管子砂套磨、数控车床精加工、电火花加工和电解磨削等。采用管子砂套磨的减薄加工工艺,磨削过程中,静刀盖内壁表面粗糙度受金刚砂颗粒粗细影响,一般都需要多次磨削加工,加工效率低,由于管子砂套在旋转过程中,砂管线速度不一样,静刀盖内壁表面高低不同,也给后续加工增加难度;数控车床精加工,由于静刀盖内壁结构复杂且加工部位宽度较小,使得切削加工难度增加,且切削加工内壁表面粗糙度较低,还需增加表面衍磨处理,加工成本较高;电火花加工为了获得高的表面粗糙度,加工速度应较低,电极损耗很大,使得静刀盖内壁加工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剃须刀静刀盖内壁减薄电解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电解加工原理,采用工具阴极对静刀盖毛坯的内壁进行减薄加工成形;在对静刀盖毛坯进行电解加工过程中,所述静刀盖毛坯相对于工具阴极直线进给的同时伴随着绕自身轴线的转动,所述静刀盖毛坯与工具阴极形成的加工间隙不断高速(10m/s?20m/s)流过电解加工所需的电解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社王峰江琴肖雄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