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组合汽车前门中控锁总成,包括锁底板、锁本体和上盖板,所述的锁底板水平面上通过棘轮轴和棘爪轴设置有棘轮和棘爪,垂直面上棘爪的一侧铆接有外开摇臂与内开摇臂,棘轮一侧铆接有内锁止摇臂;锁底板上覆盖有锁本体;锁本体反面设置有减震块和防误锁拨块,锁本体正面水平面内棘爪轴上依次设置有棘爪连动板、外开连动板和内开连动板;棘轮轴上依次设置有内锁止连动板和外锁止摆臂,外锁止摆臂右面设置有电机总成;最上面设置有上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利用这种模块化组合的汽车门锁,在多种车型上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采用不同组合模式。以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还能因为该汽车门锁的通用性强,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门锁,尤其涉及模块化组合汽车前门中控锁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汽车功能需求也越来越细化,为适应市场需求,汽车生产商会利用同一个生产平台,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拓展出更多的车型。原有的DMZ61型模块化组合汽车门锁只有开门、关门、锁止车门、解除锁止的基本功能,不能满足这种同平台多车型的多功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模块化组合汽车前门中控锁总成,它能很好的克服 以上产品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模块化组合汽车前门中控锁总成,包括锁底板、锁本体和上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底板水平面上通过棘轮轴和棘爪轴设置有棘轮和棘爪,垂直面上棘爪的一侧铆接有外开摇臂与内开摇臂,棘轮一侧铆接有内锁止摇臂;锁底板上覆盖有锁本体;锁本体反面设置有减震块和防误锁拨块,锁本体正面水平面内棘爪轴上依次设置有棘爪连动板、外开连动板和内开连动板;棘轮轴上依次设置有内锁止连动板和外锁止摆臂,外锁止摆臂右面设置有电机总成,电机总成上蜗杆与蜗轮啮合;最上面设置有上盖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汽车生产商可以利用这种模块化组合的汽车门锁,在多种车型上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采用不同模块化组合门锁。这样不但能大大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还能因为该汽车门锁的通用性强,可以降低采购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中I、锁本体,2、内锁止摇臂,3、棘轮,4、防误锁拨块,5、蜗轮,6、电机总成,7、电机支架,8、内锁止连动板,9、外锁止摆臂,10、上盖板,11、内开连动板,12、外开连动板,13、棘爪连动板,14、减震块,15、锁底板,16、棘爪,17、外开摇臂,18、内开摇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模块化组合汽车前门中控锁总成,包括锁底板15、锁本体I和上盖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底板15水平面上通过棘轮轴和棘爪轴设置有棘轮3和棘爪16,垂直面上棘爪16的一侧铆接有外开摇臂17与内开摇臂18,棘轮3 —侧铆接有内锁止摇臂2 ;锁底板15上覆盖有锁本体I ;锁本体I反面设置有减震块14和防误锁拨块4,锁本体I正面水平面内棘爪轴上依次设置有棘爪连动板13、外开连动板12和内开连动板11 ;棘轮轴上依次设置有内锁止连动板8和外锁止摆臂9,外锁止摆臂9右面设置有电机总成6,电机总成6上蜗杆与蜗轮5啮合;最上面设置有上盖板10。具体实施时,模块化组合汽车前门中控锁总成,锁扣环推动棘轮3旋转到一定角度,与棘爪16啮合,到达啮合位置后,车门锁紧;打开时,外开拉索带动外开摇臂17、内开摇臂18、棘爪连动板13,拨动棘爪16,使棘爪16、棘轮3脱离啮合位置。本实用新 型拥有如下功能(I)、钥匙保险功能外锁止摇臂9,直接作用于内锁止连动板8,操控于锁止拨动轴,使内、外开连动板与棘爪连动板13分离,实现门锁的解闭锁功能;(2)、内保险功能内锁止摇臂2,直接作用于内锁止连动板8,操控于锁止拨动轴,使内、外开连动板与棘爪连动板13分离,实现门锁的解闭锁功能;(3)、防误锁功能防误锁拨动块4直接作用于内锁止连动板8,控制内锁止连动板8运动行程,从而达到防误锁功能;(4)、中控功能电机带动蜗轮5旋转,直接作用于内锁止连动板,操控于锁止拨动轴,使内、外开连动板与棘爪连动板分离,实现门锁的解闭锁功能,具有半锁与全锁紧信号控制通过门灯开关显示;(5)、外开功能外开摇臂推动内、外开连动板、棘爪连动板使棘爪打开门锁;(6)、内开功能内开摇臂推动内、外开连动板、棘爪连动板使棘爪打开门锁。本技术在原车门锁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可随汽车生产商车型变动的需求来任意增加或去掉门锁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根据客户需要,任意进行模块化组合使用。权利要求1.模块化组合汽车前门中控锁总成,包括锁底板(15)、锁本体(I)和上盖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底板(15)水平面上通过棘轮轴和棘爪轴设置有棘轮(3)和棘爪(16),垂直面上棘爪(16)的一侧铆接有外开摇臂(17)与内开摇臂(18),棘轮(3) —侧铆接有内锁止摇臂(2);锁底板(15)上覆盖有锁本体(I);锁本体(I)反面设置有减震块(14)和防误锁拨块(4),锁本体(I)正面水平面内棘爪轴上依次设置有棘爪连动板(13)、外开连动板(12)和内开连动板(11);棘轮轴上依次设置有内锁止连动板(8)和外锁止摆臂(9),外锁止摆臂(9)右面设置有电机总成(6),电机总成(6)上蜗杆与蜗轮(5)啮合;最上面设置有上盖板(10)。专利摘要模块化组合汽车前门中控锁总成,包括锁底板、锁本体和上盖板,所述的锁底板水平面上通过棘轮轴和棘爪轴设置有棘轮和棘爪,垂直面上棘爪的一侧铆接有外开摇臂与内开摇臂,棘轮一侧铆接有内锁止摇臂;锁底板上覆盖有锁本体;锁本体反面设置有减震块和防误锁拨块,锁本体正面水平面内棘爪轴上依次设置有棘爪连动板、外开连动板和内开连动板;棘轮轴上依次设置有内锁止连动板和外锁止摆臂,外锁止摆臂右面设置有电机总成;最上面设置有上盖板。本技术可以利用这种模块化组合的汽车门锁,在多种车型上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采用不同组合模式。以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还能因为该汽车门锁的通用性强,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文档编号E05B65/20GK202745537SQ20122032624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黄勇, 翁亚东 申请人:江苏旭顺东明汽配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模块化组合汽车前门中控锁总成,包括锁底板(15)、锁本体(1)和上盖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底板(15)水平面上通过棘轮轴和棘爪轴设置有棘轮(3)和棘爪(16),垂直面上棘爪(16)的一侧铆接有外开摇臂(17)与内开摇臂(18),棘轮(3)一侧铆接有内锁止摇臂(2);锁底板(15)上覆盖有锁本体(1);锁本体(1)反面设置有减震块(14)和防误锁拨块(4),锁本体(1)正面水平面内棘爪轴上依次设置有棘爪连动板(13)、外开连动板(12)和内开连动板(11);棘轮轴上依次设置有内锁止连动板(8)和外锁止摆臂(9),外锁止摆臂(9)右面设置有电机总成(6),电机总成(6)上蜗杆与蜗轮(5)啮合;最上面设置有上盖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翁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旭顺东明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