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电控一体化带自动回位机构的尾门执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635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车用电控一体化带自动回位机构的尾门执行器,包括马达、蜗杆、蜗轮、摆杆、壳体底座以及蜗轮轴;所述马达驱动所述蜗杆转动,所述蜗杆带动所述蜗轮绕所述蜗轮轴转动,所述蜗轮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柱,所述摆杆是自动旋转复位的摆杆,所述摆杆上设有一摆臂和一锁位,所述凸起柱拨动所述摆杆的摆臂,所述摆杆绕自身与所述壳体底座配合的轴转动,所述凸起柱随所述蜗轮的转动,循环转入或转出所述锁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相对简单可靠,定位准确,有效避免干涉,对马达只需施加一个方向的电压即实现可循环解锁操作,传动效率高,在长时间工作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电控一体化尾门锁,特别涉及一种在尾门锁上锁以后自动/手动解锁的自动复位执行器。
技术介绍
汽车门锁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部件组成部分,是一个集安全性、装饰性和工艺性为一体的特殊部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门锁的功能和种类日益繁多,一般设计汽车门锁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能要求(一)操作性要求在驾驶室(或车厢)内、外均能可靠地锁紧或方便地打开车门,门锁对车门应具有导向、定位及防振功能。(二)安全性要求车门具有两个档位的锁紧位置——全锁紧和半锁紧位置。(三)可靠性要求门锁具有锁止器(保险),保证车门关紧后能把车门锁止,以防止车辆行驶中车门自行打开,并可防止乘员误开车门。(四)强度门锁应具有较高的强度,能耐一定的纵向载荷、横向载荷及冲击时产生的惯性力,在汽车撞车和翻车等情况下不致于失灵。目前市场上的尾门锁除具有汽车门锁的上锁、解锁的功能以外,还要求实现这些功能前提下零件数量及成本尽量降低。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实现电动、手动解锁,电动和手动互相不产生干涉并且不需要复位弹簧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尾门执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电控一体化带自动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电控一体化带自动回位机构的尾门执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1)、蜗杆(2)、蜗轮(3)、摆杆(4)、壳体底座(5)以及蜗轮轴(6);所述马达(1)驱动所述蜗杆(2)转动,所述蜗杆(2)带动所述蜗轮(3)绕所述蜗轮轴(6)转动,所述蜗轮(3)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柱(31),所述摆杆(4)是自动旋转复位的摆杆,所述摆杆(4)上设有一摆臂(41)和一锁位(42),所述凸起柱(31)拨动所述摆杆(4)的摆臂(41),所述摆杆(4)绕自身与所述壳体底座(5)配合的轴转动,所述凸起柱(31)随所述蜗轮(3)的转动,循环转入或转出所述锁位(4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陈霞黄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