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在东专利>正文

叠片机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318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叠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片机机械手,支撑梁、支撑座、左内机械手、左外机械手、右内机械手、右外机械手,支撑梁固定于叠片机的基板,支撑座安装于支撑梁的顶端,支撑座的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导轨和丝杆驱动组件。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座两侧的丝杆驱动组件分别驱动四组机械手以导轨平移做横向移动,在叠片过程中,四组机械手可以循环交替从叠片机的料盒及二次定位中取出待叠片的锂电池正负极片,并依次压装在叠片台上。因此,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开放、两面式的安装方式,从而具有占用空间比例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装调试方便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片机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叠片机
,尤其涉及一种叠片机机械手。
技术介绍
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锂电池叠片机在两个锂电池极片之间添加隔膜来避免锂电池极片粘连。如中国专利号为201120069379. 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裡电池半自动置片机,其置片台安装在机架台的台面上,左料盒和右料盒以置片台为中心对称配置,左料盒与右料盒内均放置待叠片的锂电池极片,待叠片的锂电池极片通过吸盘装置(即机械手)从左料盒或右料盒内取出并压装在叠片台上,隔膜卷设置在机架台的上方,通过传动导辊的传动将隔膜卷上卷装的隔膜夹持并压装在两相邻埋电池极片之间。但是,现有技术中叠片机的机械手,其结构通常是左右面对面式安装,支撑结构在两侧,造成机械手被封闭在中间,从而后续的安装、调试操作很不方便,甚至安装于机械手下部的其他结构部件也无法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装调试方便的叠片机机械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叠片机机械手,包括支撑梁、支撑座、左内机械手、左外机械手、右内机械手、右外机械手,所述支撑梁固定于叠片机的基板,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支撑梁的顶端,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导轨和丝杆驱动组件, 所述左内机械手和左外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支撑座左侧的安装板,所述右内机械手和右外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支撑座右侧的安装板;所述左内机械手与所述右内机械手以所述支撑座为中心对称配置,所述左内机械手、所述右内机械手均靠近所述支撑座的内侧;所述左外机械手与所述右外机械手以所述支撑座为中心对称配置,所述左外机械手、所述右外机械手均靠近所述支撑座的外侧;所述左内机械手和左外机械手通过所述支撑座左侧的丝杆驱动组件沿着所述支撑座左侧的导轨横向移动,所述右内机械手和右外机械手通过所述支撑座右侧的丝杆驱动组件沿着所述支撑座右侧的导轨横向移动。较佳地,所述左外机械手包括左外支座、左外滑动板、左外连接块、左外折弯气缸、 左外第一吸盘安装板、左外第二吸盘安装板,所述左外支座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左侧的安装板,所述左外支座设置有左外升降气缸和左外升降导轨,所述左外滑动板通过所述左外升降导轨与所述左外支座滑动连接,所述左外升降气缸通过所述左外连接块驱动所述左外滑动板滑动,所述左外折弯气缸、左外第一吸盘安装板、左外第二吸盘安装板均安装于所述左外滑动板,所述左外第一吸盘安装板的底端、左外第二吸盘安装板的底端均设置有左外真空吸盘。较佳地,所述右外机械手包括右外支座、右外滑动板、右外连接块、右外折弯气缸、 右外第一吸盘安装板、右外第二吸盘安装板,所述右外支座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右侧的安装板,所述右外支座设置有右外升降气缸和右外升降导轨,所述右外滑动板通过所述右外升降导轨与所述右外支座滑动连接,所述右外升降气缸通过所述右外连接块驱动所述右外滑动板滑动,所述右外折弯气缸、右外第一吸盘安装板、右外第二吸盘安装板均安装于所述右外滑动板,所述右外第一吸盘安装板的底端、右外第二吸盘安装板的底端均设置有右外真空吸盘。较佳地,所述左内机械手包括左内支座、左内滑动板、左内连接块、左内吸盘安装板,所述左内支座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左侧的安装板,所述左内支座设置有左内升降气缸和左内升降导轨,所述左内滑动板通过所述左内升降导轨与所述左内支座滑动连接,所述左内升降气缸通过所述左内连接块驱动所述左内滑动板滑动,所述左内吸盘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左内滑动板,所述左内吸盘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左内真空吸盘。较佳地,所述右内机械手包括右内支座、右内滑动板、右内连接块、右内吸盘安装板,所述右内支座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右侧的安装板,所述右内支座设置有右内升降气缸和右内升降导轨,所述右内滑动板通过所述右内升降导轨与所述右内支座滑动连接,所述右内升降气缸通过所述右内连接块驱动所述右内滑动板滑动,所述右内吸盘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右内滑动板,所述右内吸盘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右内真空吸盘。较佳地,所述左内吸盘安装板的底端还设置有用于支撑及定位锂电池极片的左内连接板。 较佳地,所述右内吸盘安装板的底端还设置有用于支撑及定位锂电池极片的右内连接板。较佳地,所述丝杆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丝杆、丝杆螺母、轴承座、电机底座,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轴承座、电机底座均安装于所述支撑座,所述丝杆螺母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支撑梁、支撑座、左内机械手、左外机械手、右内机械手、右外机械手,支撑梁固定于叠片机的基板,支撑座安装于支撑梁的顶端, 支撑座的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导轨和丝杆驱动组件,左内机械手和左外机械手安装于支撑座左侧的安装板,右内机械手和右外机械手安装于支撑座右侧的安装板;左内机械手与右内机械手以支撑座为中心对称配置,左内机械手、右内机械手均靠近支撑座的内侧;左外机械手与右外机械手以支撑座为中心对称配置,左外机械手、右外机械手均靠近支撑座的外侧;左内机械手和左外机械手通过支撑座左侧的丝杆驱动组件沿着支撑座左侧的导轨横向移动,右内机械手和右外机械手通过支撑座右侧的丝杆驱动组件沿着支撑座右侧的导轨横向移动。在使用时,本技术支撑座两侧的丝杆驱动组件分别驱动四组机械手(即左内机械手、左外机械手、右内机械手、右外机械手)以导轨平移做横向移动,在叠片过程中,四组机械手可以循环交替从叠片机的料盒及二次定位中取出待叠片的锂电池正负极片,并依次压装在叠片台上。因此,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采用开放、两面式的安装方式,从而具有占用空间比例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装调试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内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内机械手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左外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左外机械手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右内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右内机械手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右外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右外机械手的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丝杆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应用于叠片机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I —支撑梁,2 —支撑座,3 —左内机械手,31 —左内支座,32 —左内滑动板,33 — 左内连接块,34 一左内吸盘安装板,35 一左内升降气缸,36 一左内升降导轨,37 一左内真空吸盘,38 —左内连接板,4 一左外机械手,41 一左外支座,42 —左外滑动板,43 —左外连接块,44 一左外折弯气缸,45 一左外第一吸盘安装板,46 一左外第二吸盘安装板,47 一左外升降气缸,48 —左外升降导轨,49 一左外真空吸盘,5 —右内机械手,51 —右内支座,52 —右内滑动板,53 —右内连接块,54 —右内吸盘安装板,55 —右内升降气缸,56 —右内升降导轨,57一右内真空吸盘,58 —右内连接板,6 —右外机械手,61 —右外支座,62 —右外滑动板, 63 一右外连接块,64 —右外折弯气缸,65 —右外第一吸盘安装板,66 —右外第二吸盘安装板,67 —右外升降气缸,68 —右外升降导轨,69 —右外真空吸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片机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梁、支撑座、左内机械手、左外机械手、右内机械手、右外机械手,所述支撑梁固定于叠片机的基板,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支撑梁的顶端,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导轨和丝杆驱动组件,所述左内机械手和左外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支撑座左侧的安装板,所述右内机械手和右外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支撑座右侧的安装板;所述左内机械手与所述右内机械手以所述支撑座为中心对称配置,所述左内机械手、所述右内机械手均靠近所述支撑座的内侧;所述左外机械手与所述右外机械手以所述支撑座为中心对称配置,所述左外机械手、所述右外机械手均靠近所述支撑座的外侧;所述左内机械手和左外机械手通过所述支撑座左侧的丝杆驱动组件沿着所述支撑座左侧的导轨横向移动,所述右内机械手和右外机械手通过所述支撑座右侧的丝杆驱动组件沿着所述支撑座右侧的导轨横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在东
申请(专利权)人:温在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