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连城专利>正文

混凝土泵车短距离泵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8491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混凝土泵车在短距离泵送施工时,不用展开全部臂架,只使用部分末端臂架即可实现泵送施工的方法。现在混凝土泵车施工时要展开几十米臂架,在短距离泵送时可以用蜷收部分末端臂架,增设辅助卸料装置和附加卸料软管的方式实现泵送。这种增设附加卸料装置和蜷收的末端臂架的短距离泵送方式,不但结构复杂实现困难。而且对臂架受力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短距离泵送时,使用部分臂架而不必蜷收末端臂架,不必在臂架上再增设辅助卸料装置和附加卸料软管,使臂架在合理受力状态下实现短距离泵送的方法。本方法利用设置在臂架转塔处的管道切换装置,对臂架配管进行切换。使长远距离泵送选择全部臂架,短近距离泵送选择部分臂架进行施工更合理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泵车短距离泵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泵车,具体讲是涉及混凝土泵车短距离泵送混凝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广泛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泵车在泵送作业时,要展开几十米的臂架。混凝土在泵送系统的高压作用下,通过安装在臂架上的臂架配管,泵送至使用地点。由于臂架间的铰接轴和臂架配管中的弯管处在同一轴线上,所以在臂架油缸的控制下臂架和臂架配管能够蜷收或展开。混凝土泵车在进行高程或跨距较大泵送施工时,要展开几十米臂架实现泵送施工。在泵送混凝土高程或跨距不大时,只需使用部分臂架进行施工。此时部分末端臂架蜷收,混凝土通过展开的部分臂架上的臂架管道及安装在展开臂架末端的辅助卸料装置和附加卸料软管实现泵送施工。这种能够减少泵送管道长度,降低臂架竖起高度的泵送方式,降低了系统压力、泵送压力和管道磨损,可以有效降低使用成本。虽然这种短距离泵送方式可以产生以上积极效果。但结构复杂,实现难度较大。特别是蜷收的末端臂架,增加附加卸料软管和辅助管道切换机构的泵送方法,使重量全部集中作用在展开臂架的末端。对臂架受力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混凝土泵车短距离泵送施工存在的不足,提供了能够使混凝土泵车在实现短距离泵送混凝土施工作业时,不必蜷收末端臂架,并且不用在展开部分臂架上设置辅助管道切换机构和不必增加附加卸料软管,在臂架受力合理的情况下,即可进行短距离泵送施工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在距首端臂架与转塔基座铰接轴适当距离的首端臂架配管上,将臂架配管断开,该断面至铰接轴的部分臂架配管和弯管构成以转塔铰接轴轴线为中心的可旋转的首端切换臂管。同样在距第二节臂架与第三节臂架铰接轴适当距离的第二节臂架配管上,将臂架配管断开,断开面至该铰接轴的部分臂架配管和弯管,构成以第二、第三节臂架铰接轴轴线为中心的可旋转的末端切换臂管。此时全部臂架配管由两部分组成:两个切换管道之间部分;末端切换管道之后部分。在混凝土泵车的臂架与臂架转塔的铰接处设置混凝土管道切换装置。该装置可根据泵送混凝土施工作业距离地大小,对臂架配管进行切换。长远距离泵送时,选择使用全部臂架及相应的臂架配管。短近距离泵送时,蜷收靠近臂架砖塔的部分首端臂架,选择使用部分末端臂架及相应的臂架配管,满足泵送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地:管道切换装置安装在臂架转塔处的首端臂架上,可随首端臂架以臂架与臂架转塔铰接轴线为中心转动。该装置由驱动链轮、首端链轮、末端链齿轮、末端齿轮、传动链条、锁止钩构成。其中首端链轮与首端可旋转切换管道同轴线固定相连,传动链条将其与驱动链轮相连。末端齿轮与末端可旋转切换管道同轴线固定相连。短距离泵送时,首端臂架与第二节、第三节臂架处于蜷收状态,锁止钩保证第一、第二两节臂架处于蜷收状态相对位置不变。末端链齿轮与末端齿轮啮合,传动链条将末端链齿轮与驱动链轮相连。在管道端口连接处设置密封装置,保证连接可靠。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使短距离泵送降低压力,减少磨损,节能降耗等积极效果得到体现。2.可以改变短距离泵送施工的架构形式,减少附加设施和它们对臂架受力的影响。3.在短距离泵送选择臂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提高工效,能使泵车工作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前泵车短距离泵送混凝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后泵车短距离泵送混凝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是管道切换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是泵车蜷收部分臂架近距离泵送臂架转塔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泵车展开全部臂架远距离泵送臂架转塔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是臂架转塔,2是首端臂架,3是首端臂架的臂架配管,4是第三节臂架,5是第三节臂架的臂架配管,6是第二节臂架,7是第二节臂架的臂架配管,8是末端部分臂架,9是末端部分臂架的臂架配管,10管道切换装置,11是首端可切换臂管,12是末端可切换臂管,13是驱动链轮,14是首端链轮,15是末端链齿轮,16是末端齿轮,17传动链条,18是锁止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前泵车短距离泵送混凝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显示,实施本专利技术前,在进行短距离泵送时或者展开全部臂架泵送施工,或者蜷收末端臂架使用辅助卸料装置和附加卸料软管进行施工的状态。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后泵车短距离泵送混凝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显示,实施本专利技术后,在进行短距离泵送时,只需将部分首端臂架蜷收,利用部分末端臂架进行混凝土泵送施工的工作状态。图3是管道切换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显示,在进行短距离泵送施工时,混凝土泵车的首端臂架2,第二节臂架6,第三节臂架4处于蜷收状态。锁止钩使首端两节臂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此时,安装在首端臂架上的管道切换装置10上的末端链齿轮15,与末端齿轮16处于啮合状态。驱动链轮13驱动首端可切换臂管11,末端可切换臂管12旋转对接。混凝土从转塔弯管泵出,经首端可切换臂管11,末端可切换臂管12直接通过第三节臂架的臂架配管5及后面的部分末端臂架的臂架配管9泵送至施工地点。图中还显示,在展开全部臂架进行长远距离泵送时,首先利用切换装置的驱动链轮13,驱动首端可切换臂管11,末端可切换臂管12旋转。分别使首端可切换臂管11与对首端臂架的臂架配管3对接,末端可切换臂管12与第三节臂架的臂架配管5对接的状态。图4是泵车蜷收部分臂架近距离泵送混凝土施工时,臂架转塔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显示,在短距离泵送施工时,首端臂架2及第二臂架6、第三节臂架4处于蜷收状态。首端臂架的臂架配管3,第二节臂架的臂架配管7不参加泵送施工的状态。图5是泵车展开全部臂架远距离泵送混凝土施工时,臂架转塔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显示,在长距离泵送施工时,首端臂架2及第二臂架6、第三节臂架4处于展开状态。全部臂架配管依次参加泵送施工的状态。此时,锁止钩18释放,首端臂架2,第二节臂架6,第三节臂架4,及部分末端臂架8顺序展开。末端齿轮16也与末端链齿轮15脱离啮合。混凝土从转塔弯管泵出,依次经首端可切换臂管11,首端臂架的臂架配管3,第二节臂架的臂架配管7,末端可切换臂管12,第三节臂架的臂架配管5,通过部分末端臂架的臂架配管9泵送至施工地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凝土泵车短距离泵送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泵车短距离泵送的方法,包括混凝土泵送结构、泵送管道、臂架转塔、臂架、臂架配管、卸料软管,施工时混凝土需通过全部臂架配管或部分臂架配管泵送至使用地点,其特征是,在短距离泵送施工时利用管道切换装置只使用部分末端臂架将混凝土泵送至使用地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泵车短距离泵送的方法,包括混凝土泵送结构、泵送管道、臂架转塔、臂架、臂架配管、卸料软管,施工时混凝土需通过全部臂架配管或部分臂架配管泵送至使用地点,其特征是,在短距离泵送施工时利用管道切换装置只使用部分末端臂架将混凝土泵送至使用地点,所述的管道切换装置设置在首端臂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连城
申请(专利权)人:董连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