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紫铜管熔炼炉上引模,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上引 连铸紫铜管的熔炼炉上引模,属于冶金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上引法连铸系统是由芬兰Outokumpu公司于六十年代末开发出来 的,主要用于无氧铜管的生产,并于1970年投入工业化生产。其生产原 理是利用浸入负压将金属液吸入结晶器,并在结晶器内经过一次冷却,再 进入二次冷却器进行冷却,铸管引出经定尺锯切,然后继续拉伸加工。用上引连铸法制造,铜管,要使用上引模,现今常用的模具,其由外套 和内芯螺纹连接而成,在外套和内芯之间形成一环形通道,外套上开有液 体入口。使用时将上引模伸入熔融铜液,铜液通过液体入口涌入环形通道, 安装于机体的结晶器与环形通道连接,环形通道内的铜液进而结晶成铜管, 然后进入结晶器,并在结晶器内经过一次冷却。申请号为2006101474477, 名称为《一种铸造炉出口的铜管石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公开了一种铸造炉出口的铜管石墨模具,它包括圆筒状的模壳和设在圆筒 状模壳内的芯柱,芯柱固定在圆筒状模壳的底部,圆筒状的模壳靠近底部 的侧壁设有多个通孔,圆筒状的模壳开口端的端面设有至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铜管熔炼炉上引模,其由外套和内芯螺纹连接而成,在外套和内芯之间形成一环形通道,外套下部开有液体入口,液体入口与环形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其内芯为自下而上直径依次变小的锥台体,外套的内表面为自下而上直径依次变大的锥台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敏,焦全强,吴兆伟,孙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宏奥铜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