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友富专利>正文

连续铸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736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铸模机,由铸模和传送机构组成,传送机构由二竖向设置的同向同步转动的传送带1、2构成,铸模以半模的形式对称等距地分置于二传送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铸模和脱模工艺连续完成,可用于小型异形或普通铸件生产,尤其适合于小型铸件的连铸连轧生产工艺之中,生产效率高,节能效果好。(*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铸造设备制造领域。目前的铸造工艺,一般采用铸模成型→冷却→脱模的常规方式,将浇铸、冷却、脱模在不同的工艺上分别完成。这种方式对于大型铸件是必要的,但对于小型铸件(浇铸量小,散热速度较快且较均匀)就显得过于缓慢费工了。尤其是对于一些浇铸脱模后还需进一步轧制成型的胚件,如果能合理控制浇铸→脱模的速度,使脱模的胚件仍能保持在合理的轧制温度范围,就能达到生产效率高、节能效果好的良好效果,而这些是现有技术无法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连续铸模机,应用在小型铸件的生产上,使之具有铸模与脱模连续一气完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设计实现的。由铸模和传送机构组成的连续铸模机,传送机构由二竖向设置的同向同步转动的传送带构成,铸模以半模的形式对称等距地分置于二传送带上。采用了如上的设计后,分置在二传送带上的一对半模在传送带的一端相互扣合组成的铸模时,在铸模机的该端向铸模浇入钢水,在铸模机的另一端就自动脱模,得到胚件。铸模和脱模操作在本技术上连续一气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需进一步轧制的胚件,只需控制好使脱模温度,使脱模胚件处于其轧制温度范围内,即可进一步完成轧制,实现连铸连轧,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图。图2是铸模半模与传送带连接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述。在图1中可看到,传送机构由二竖向设置的同向同步转动的传送带1、2组成,传送带的基本结构可做成常规的多种形式,可为由驱动轮3、4、5、6、7、8驱动的履带结构。铸模以半模(如9)的形式对称等距地分置于传送带1、2上。传送带以箭头的方向运转时,两对称半模(如10、11)相对逐渐扣合,当两半模运行至A位时,两对称半模(如10、11)相对逐渐扣合,当两半模运行至A位时,两对称半模完全扣合,此时(可在B位)浇铸钢水,装有钢水的铸模在传送带上继续运行,并逐渐冷却,两半模到C位时又逐渐分离,模内铸胚落出,自动脱模。对于需进行连续轧制的铸胚,只要控制好脱模时间,使铸胚模温度处于轧制温度范围即可。为使半模之间能更好地扣合,各半模可通过铰轴12与传送带间实现铰接。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铸模机,由铸模和传送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由二竖向设置的同向同步转动的传送带构成,铸模以半模的形式对称等距地分置于二传送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铸模机,其特征在于,各半模通过铰轴与传送带实现铰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铸模机,由铸模和传送机构组成,传送机构由二竖向设置的同向同步转动的传送带1、2构成,铸模以半模的形式对称等距地分置于二传送带上。本技术将铸模和脱模工艺连续完成,可用于小型异形或普通铸件生产,尤其适合于小型铸件的连铸连轧生产工艺之中,生产效率高,节能效果好。文档编号B22D11/06GK2272343SQ9623386公开日1998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友富 申请人:张友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铸模机,由铸模和传送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由二竖向设置的同向同步转动的传送带构成,铸模以半模的形式对称等距地分置于二传送带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富
申请(专利权)人:张友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