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友富专利>正文

卧式连续铸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45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连续铸模机,各活动铸模等距地设置在一卧式回旋传送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铸模和脱模工艺连续完成,可用于小型异型或普通铸件生产,尤其适合于小型铸件的连铸连轧生产工艺之中,生产效率高,节能效果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设备制造领域。目前的铸造工艺,一般采用铸模成型→冷却→脱模的常规方式,其浇铸、冷却,脱模在不同的工序上分别完成。这种方式对于大型铸件是必要的,但对于小型铸件(浇铸量小,散热速度较快且较为均匀)就显得过于缓慢费工了。尤其是对于一些浇铸脱模后还需进一步轧制成型的坯件,如果能合理控制浇铸→脱模的速度,使脱模的坯件仍能保持在合理的轧制温度范围,就能达到生产效率高、节能的良好效果,而这些是现有技术无法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卧式连续铸模机,应用在小型铸件的生产上,使之具有铸模与脱模连续一气完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设计实现的。卧式连续铸模机,各活动铸模等距地设置在一卧式回旋传送架上。采用了如上的设计后,铸模机一端头向铸模浇入钢水,在铸模机的另一端就自动脱模,得到坯件。铸模和脱模操作在本专利技术上连续一气完成,提高了生产效力,对于需进一步轧制的坯件,只需控制好脱模温度,使脱模坯件处于其轧制温度范围内,即可进一步完成轧制,实现连铸连轧,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铸模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铸模与链轮传送架的连接机构局部结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述。由图1中可看出,卧式传动机构由链轮驱动机构构成,链轮(共四个,对称设置)驱动平行设置的传动链1、2形成链轮链条副连续地同步回旋运动,其上的铸模(共有多个,为制图方便,仅画出了3、4、5三个)也随之运动,在A位由出钢口6对铸模浇入钢水,盛满钢水的铸模随传动链运至在B位翻转,受重力作用铸坯由铸模内落出,形成自动脱模。铸模在卧式传动架上等距离的设置,为满足连续出钢的工艺要求,各铸模间的间隙应尽量小,以不影响链传动的传动平稳性为界。结合图2可看到,铸模上具有铸腔7。为使平行传动链具有较好的传动柔性,铸模在卧式传动架上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连接方式,此时铸模由可绕二链条间的连轴8旋动的套环9连接在连轴8上。在图1中,10、11、12均为与连轴8相同的连轴。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连续铸模机,其特征在于,各活动铸模等距地设置在一卧式回旋传送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连续铸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传送架由平行设置的链轮链条副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连续铸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铸模由可绕二链条间的连轴8旋动的套环9连接在连轴8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连续铸模机,各活动铸模等距地设置在一卧式回旋传送架上。本专利技术将铸模和脱模工艺连续完成,可用于小型异型或普通铸件生产,尤其适合于小型铸件的连铸连轧生产工艺之中,生产效率高,节能效果好。文档编号B22D5/04GK1210045SQ97107648公开日1999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友富 申请人:张友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连续铸模机,其特征在于,各活动铸模等距地设置在一卧式回旋传送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富
申请(专利权)人:张友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