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7258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多糖领域。该方法包括:(1)将茯苓干粉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碱化反应得碱性茯苓多糖溶液,茯苓干粉为茯苓菌核经干燥、反复粉碎和过5~7号筛处理直到过筛率为90%得到;(2)检测碱性茯苓多糖溶液中的茯苓多糖的质量是否大于茯苓干粉的质量的7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3)将氯乙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加入到碱性茯苓多糖溶液中,羧甲基化反应得到羧甲基茯苓多糖混合液;(4)将所述混合液分离提纯后得到羧甲基茯苓多糖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羧甲基茯苓多糖制备过程中严格控制茯苓干粉颗粒的大小和碱性茯苓多糖溶液中茯苓多糖的含量从而提高羧甲基茯苓多糖的收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多糖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茯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称为“四时神药”,其主要成分是β -茯苓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使用传统的煎煮方法,只能提取茯苓中不足2%的活性成分,生物利用率极低,且茯苓聚糖难溶于水,不易被人体吸收,故无生物活性。羧甲基茯苓多糖是茯苓的深加工产品,系由茯苓多糖经羧甲基化而半合成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保肝降酶、间接抗病毒、诱生和促诱生干扰素和白细胞调节素、减轻放射副反应及健胃安神等生理作用。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一步法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在申请号为200310111666.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羧甲基茯苓多糖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过程 (1)采用水为反应介质,用氢氧化钠溶液从湿的茯苓粉中提取并碱化茯苓多糖做A液; (2)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氯乙酸溶液做B液,将Α、Β液混合,另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反应条件,静置反应合成甲基茯苓多糖。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I)在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的过程中,茯苓粉的粒度大小是决定反应时间长短、反应收率的重要因素。茯苓粉越细,茯苓多糖的浸出率越高,产品的收率越高,质量也越好;但是如果茯苓粉颗粒过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不易进行操作,且容易产生粉尘,潜在危害较大。因此,选择合适粒度大小的茯苓粉做为原料,是生产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关键问题,而现有技术中并不对茯苓粉颗粒的大小进行控制,将造成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的低收率和低质量。(2)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以茯苓为原料,茯苓属于天然产物,因不同产地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茯苓质量参差不齐,茯苓多糖的含量也高低不一。而茯苓多糖的含量也将直接影响羧甲基茯苓多糖的收率和产品质量,低浓度的茯苓多糖作为原料有可能造成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的低收率和低质量。(3)同时,专利技术人在使用现有的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方法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时,发现制备的羧甲基茯苓多糖成品中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含量只有60%,纯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生产羧甲基茯苓多糖收率低和质量不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其中,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化学反应式为(C6H10O5)n + nClCH2C00H + nNaOH — (C8H12O7)n + nNaCl + ηΗ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I)将茯苓干粉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碱化反应得碱性茯苓多糖溶液,所述茯苓干粉为茯苓菌核经干燥、反复粉碎和过5 7号筛处理直到过筛率为90%得到,所述茯苓干粉的质量比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10 15(其中,当所述茯苓干粉的质量的单位为kg时,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单位为L ;当所述茯苓干粉的质量的单位为g时,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单位为mL),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为O. 75 I. 25mol/L ; (2)检测所述碱性茯苓多糖溶液中的茯苓多糖的质量是否大于所述茯苓干粉的质量的7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 (3)将氯乙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加入到所述碱性茯苓多糖溶液中,羧甲基化反应得到羧甲基茯苓多糖混合液,所述氯乙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为I. O I. 5mol/L的氯乙酸溶液与2. O 3. OmoI/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制得,所述氯乙酸溶液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I I. 5:1,所述碱性茯苓多糖溶液与所述氯乙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1 3,所述羧甲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 69°C ; (4)将所述羧甲基茯苓多糖混合液分离提纯后得到羧甲基茯苓多糖成品。其中,在步骤(I)中,所述碱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5 30°C,所述碱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I 3小时。优选地,在步骤(I)中,所述茯苓干粉的质量比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12 14,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为I. O I. 2mol/L。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羧甲基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4 10小时。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羧甲基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6 8小时。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氯乙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为I. 2 I. 4mol/L的氯乙酸溶液与2. 4 2. 7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制得,所述氯乙酸溶液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I. 2 1.4:1。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碱性茯苓多糖溶液与所述氯乙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1. 5 2. 5。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羧甲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3 67V。其中,所述将所述羧甲基茯苓多糖混合液分离提纯后得到羧甲基茯苓多糖成品,具体包括 A、将所述羧甲基茯苓多糖混合液的温度降至40°C以下后,加入双氧水溶液脱色反应2 24小时,所述双氧水溶液的体积为所述羧甲基茯苓多糖混合液的体积的2 5% ; B、在脱色完成后,用盐酸溶液将脱色反应产物的pH值调至pH5 7,固液分离后向滤液中加入乙醇,使所述滤液和乙醇的混合液中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65 70%,醇析2 5小时; C、醇析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所得的固体用体积百分含量75 80%的乙醇水溶液洗涤2 3次,经离心、干燥、粉碎,即得所述羧甲基茯苓多糖成品。其中,在步骤C中,所述干燥、粉碎过程,具体包括 真空条件下60 65°C干燥12 15小时后,粉碎、过5 7号筛即得所述羧甲基茯苓多糖成品。优选地,所述脱色反应的反应时间为8 12小时,所述醇析的时间为2. 5 4小时。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羧甲基茯苓多糖成品制成羧甲基茯苓多糖胶囊或制成羧甲基茯苓多糖口服液。其中,检测碱性茯苓多糖溶液中茯苓多糖的质量占茯苓干粉的质量的百分含量和检测羧甲基茯苓多糖成品中的羧甲基茯苓多糖含量方法如下 (I)标准曲线的制备 a、葡萄糖标准液的配制精密称取105°C干燥的标准葡萄糖lOOmg,置IOO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后备用。b、苯酹液的制备取苯酹IOOg,加招片O. Ig和碳酸氢钠O. 05g,蒸懼,收集182°C馏分。称取IOg馏分,加蒸馏水190g,置棕色瓶中备用。C、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前述制备好的葡萄糖标准溶液25. O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得到标准品液,再精密取此标准品液O μ L、20 μ L、40 μ L、60 μ L、80 μ L、100 μ L、120 μ L、140 μ L、160 μ L分别置于9个具塞试管中。每个具塞试管中加蒸馏水至体积2. OmL,再加前述制备好的苯酹液I. OmL摇勻,迅速滴加浓硫酸5. OmL,室温放置5min,沸水浴加热20min,迅速冷至室温。另取蒸馏水2. OmL,加相同量的苯酚液和硫酸,同法操作作 为空白对照。据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B)试验,于49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A为纵坐标,葡萄糖含量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2)检测碱性茯苓多糖溶液中茯苓多糖的质量 准确量取ImL碱性茯苓多糖溶液,置于IOO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精密吸取lmL,以少量稀盐酸中和至PH值为7,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得碱性茯苓多糖溶液样品。将样品过滤,精密量取滤液2. 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将茯苓干粉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碱化反应得碱性茯苓多糖溶液,所述茯苓干粉为茯苓菌核经干燥、反复粉碎和过5~7号筛处理直到过筛率为90%得到,所述茯苓干粉的质量比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10~15,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75~1.25mol/L;(2)检测所述碱性茯苓多糖溶液中的茯苓多糖的质量是否大于所述茯苓干粉的质量的7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3)将氯乙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加入到所述碱性茯苓多糖溶液中,羧甲基化反应得到羧甲基茯苓多糖混合液,所述氯乙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为1.0~1.5mol/L的氯乙酸溶液与2.0~3.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制得,所述氯乙酸溶液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1.5∶1,所述碱性茯苓多糖溶液与所述氯乙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1~3,所述羧甲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69℃;(4)将所述羧甲基茯苓多糖混合液分离提纯后得到羧甲基茯苓多糖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菊红刘明良邱敏芳丁志华胡立志刘展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宏源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