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履带式水陆两栖车辆磁流体推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571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履带式水陆两栖车辆磁流体推进装置,它包括车体、电磁驱动组件、电解质送料组件、电解质助溶组件以及气缸;所述电磁驱动组件独立安装在车体的表面,产生正交的电磁场;所述电解质送料组件有一个上端口直接固定安装在车体表面,并有一个滑块a和一个滑块b直接与所述气缸输出轴相连,而受气缸驱动;所述气缸固定在车体内部,气缸只有两个工作工位,即高工位和低工位,电解质送料组件的所述滑块a和滑块b和一个助溶组件直接固定在气缸的输出轴上面,所述组件的带轮和皮带在车体外面,可沿着车体表面运动。该装置在技术改变了两栖车辆传统的水中驱动方式,磁流体推进具有安静、高速、布局灵活、操作容易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车辆磁流体推进装置
技术介绍
履带式两栖车辆由于既能在陆地行驶、又能在水中航行,能够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工况,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车辆的驱动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采用新能源实现原理上的创新,实现两栖车辆驱动方式的重大跨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由于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车辆磁流体推进装置,操纵灵活,机动性好,可解除机械动力装置的功率限制实现高速行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当两栖车辆在水中航行时,环境变成水。当两栖车辆周围的水能够达到一定的导电率,可以把水作为导电体,利用超导线圈装置在车辆周围建立起磁场,当水通过电流时,载流水就会在于它垂直的磁场中受到电磁力(洛伦兹力)的作用沿电磁力反方向运动,其反作用力推进车辆运动。如果在履带式水陆两栖车体的左右两侧各加装一套磁流体推进装置,当履带式两栖车辆在水中航行时,利用电解质送料装置将电解质送到履带上,通过履带的传送以及皮带的的压紧实现电解质均匀传送到各处,同时履带的运动会加速电解质的溶于水中,快速提高水的导电率。当超导线圈和电极通电时,产生如图所示正交的电磁场,当水导电时实现驱动车辆的运动。根据上述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车辆磁流体推进装置,包括超导线圈和电极、电解质送料装置、皮带、带轮、托轮、履带及气缸、气缸与送料装置之间的固定杆a、固定杆b、滑块a、滑块b、送料开关滑块、送料装置的上下端口、电解质等。超导线圈和电极、电解质送料装置、皮带、带轮、托轮、履带对称安装两栖车辆的左右两侧,皮带绕在带轮上,带轮安装在托轮上方的一定距离处,电解质装在送料装置里面,气缸、气缸与送料装置之间的固定杆a、固定杆b、滑块a、滑块b、安装在车体的内部,送料开关模块运动滑槽对着送料装置的开关孔。其工作过程特征在于当履带式两栖车辆在水中航行时,利用气缸驱动带轮下降至工作位子,同时气缸驱动送料开关滑块运动打开开口送出电解质以及驱动送料装置的上下端口下降,履带与皮带保证电解质的运输均匀、快速,增加水的导电率,通过线圈和电极通电产生正交的电磁场实现磁流体推进;当履带式两栖车辆在陆地行驶时,利用气缸驱动带轮上升,同时气缸驱动送料开关滑块运动关闭输出口以及驱动送料装置的上下端口上升收起,保证与履带一定的距离,实现陆地上的安全行驶。根据如上所述的履带式水陆两栖车辆磁流体推进装置,超导线圈安装在车体表面,电极扣在线圈的外表面,通电时在车辆周围产生电场,实现电场和磁场正交,从而产生推动力;气缸安装在车体内部,驱动车体两边带轮、电解质送料装置的上下端口的下降与上升以及驱动送料装置的开关滑块的运动实现控制电解质的送出;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块连接在一起,通过驱动滑块a的运动实现控制送料装置开关的闭合;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块b连接在一起,通过驱动滑块b的运动实现控制送料装置的上下端口的位置保证送料口与履带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履带式两栖车辆磁流体推进装置采用新型驱动方式,电磁驱动安静无机械的震动和噪音,解除了机械的功率限制可实现高速行驶,各个部件可以进行灵活地布局,通过控制输入电压或电流进行操纵,操纵灵活,机动性能好。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其功效,下面结合附图来阐明本发 明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图中只示出两栖车辆左侧的磁流体推进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两栖车辆左右两侧均对称加装磁流体推进装置。同时,为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装置,示意图I和2中两栖车辆的托重轮只画了 4个只是示意,某些局部采用了夸大画法。附图说明图I是在陆上行驶时,装有磁流体推进装置的履带式两栖车辆车体示意 图2是在水上航行时,装有磁流体推进装置的履带式两栖车辆车体示意 图3是两栖车辆电磁场正交原理图。图4是沿图I的A — A剖视图,表示气缸与带轮连接的示意 图5是沿图2的B — B剖视图,是送料装置的开关控制装置示意 图6是送料装置的端口的收放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评述如下 实施例一参见图I到图6,本履带式水陆两栖车辆包括车体(11)、电磁驱动组件(8)、电解质送料组件(2)、电解质助溶组件(10)以及气缸(31);所述电磁驱动组件(8)独立安装在车体的表面,产生正交的电磁场;所述电解质送料组件(2)有一个上端口(31)直接固定安装在车体(11)表面,并有一个滑块a (21)和一个滑块b (28)直接与所述气缸(31)输出轴(33)相连,而受气缸(31)驱动,实现电解质送料组件(2)的一个送料开关(27)的开闭以及电解质送料组件(2 ) 一个下端口( 30 )的上升与下降;所述气缸(31)固定在车体(11)内部,气缸(31)只有两个工作工位,即高工位和低工位,电解质送料组件(2)的所述滑块a (21)和滑块b (28)和一个助溶组件(10)直接固定在气缸(31)的输出轴(33)上面,所述组件(10)的带轮(4)和皮带(3)在车体(11)外面,可沿着车体车体(11)表面运动。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如下所述电磁驱动组件(8)由超导线圈(34)和电极(23)组成,作为磁体的超导线圈(34),沿车体(11)表面的侧面、后面、底面、前面直接安装固定,形成闭合回路,通电时产生磁场;半圆柱型的电极(23)固定在线圈(34)的外表面,正极和负极构成一对电极,其中一极固定在车体(11)侧面的超导线圈(34)上,另一极固定在车体(11)底面的超导线圈(34)上,通电时在车辆周围产生电场,实现电场和磁场正交,从而产生推动力。所述气缸(31)固定安装在车体(11)内部,驱动与气缸(31)的输出轴(33)固定连接的助溶组件(10)做上下运动,并驱动与气缸(31)的输出轴(33)固定连接的电解质送料组件(2)的滑块a (21)、滑块b (28)做上下运动。所述电解质助溶组件(10)包括皮带(3)和带轮(4)等,带轮(4)驱动皮带(3)转动实现转动,带轮(4)直接安装固定在气缸(31)的输出轴(33)上,助溶组件(10)的工作工位受气缸(31)的控制,当气缸(31)在低工位时,履带(6)和皮带(3)带动电解质(I)向前运动,当气缸(31)为高工位时,助溶组件(10)升到高工位。所述电解质送料组件(2)包括送料送料上端口(32)、送料下端口(20)、送料开关(27)、中间运动传递的杆件a (24)(25)、杆件 c (26)、滑块 a (21) Jfifeb (28)等。所述送料送料上端口(32)固定在车体(11)的表面,送料送料上端口(32)中间有所述送料开关(27)可沿着送料送料上端口(32)径向运动,送料开关(27)与连杆c (26)连接,连杆c (26)与连杆b (25)、连杆b (24)连接在一起成为运动传递媒介,连接送料开关(27)与滑块a (21);当滑块a (21)在高工位时,送料开关(27)完全堵住送料口送料上端口(32),口径闭合,滑块a (21)由高工位向低工位运动时,送料开关(27)向外运动,逐渐打开送料口径,当滑块a (21)到达低 工位时,送料开关(27)完全运动出送料送料上端口(32)内径范围实现送料口最大化;送料下端口( 30)套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式水陆两栖车辆磁流体推进装置,包括车体(11)、电磁驱动组件(8)、电解质送料组件(2)、电解质助溶组件(10)以及气缸(3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组件(8)独立安装在车体的表面,产生正交的电磁场;所述电解质送料组件(2)有一个上端口(31)直接固定安装在车体(11)表面,并有一个滑块a(21)和一个滑块b(28)直接与所述气缸(31)输出轴(33)相连,而受气缸(31)驱动,实现电解质送料组件(2)的一个送料开关(27)的开闭以及电解质送料组件(2)一个下端口(30)的上升与下降;所述气缸(31)固定在车体(11)内部,气缸(31)只有两个工作工位,即高工位和低工位,电解质送料组件(2)的所述滑块a(21)和滑块b(28)和一个助溶组件(10)直接固定在气缸(31)的输出轴(33)上面,所述组件(10)的带轮(4)和皮带(3)在车体(11)外面,可沿着车体车体(11)表面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宋伟王延刚黄山邓重强侯双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