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瑾专利>正文

一种铝(铜)杆连铸连轧用结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476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铜)杆连铸连轧用结晶轮,该结晶轮由高纯度铜制成带有凹形铸槽的圆环形轮,其中铸槽的V形底部的角度为120-180°,在结晶轮的外侧面设有导热沟槽,在结晶轮铸槽的外侧面也设有导热沟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变形小、传热效果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铜)杆连铸连轧用结晶轮,它属于一种冶金、电线电缆行业铝(铜)杆连铸连轧设备中用的结晶轮。目前铝(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设备中的关键零件——结晶轮是用高纯度铜制成的带有凹形铸槽(习惯上称为“铸槽”)的圆环形轮。它通过铸槽外部循环水的冷却作用,将流入铸槽内的高温液态金属冷却、结晶、凝固,随着结晶轮不停的转动,从而铸成连续线锭,送入连轧机实现连铸连轧。由于目前结晶轮的断面形状为“M”型,强度不足,抗疲劳变形能力差,在使用中极易产生轴向变形造成脱锭困难,继而产生裂缝报废。因此其存在着使用寿命短,生产费用高和产品质量差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面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生产费用低且产品质量好的铝(铜)杆连铸连轧用结晶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该结晶轮由高纯度铜制成带有凹形铸槽的圆环形轮,其中铸槽的V形底部的角度为120-180°,在结晶轮的外侧面设有导热沟槽,在结晶轮铸槽的外侧面也设有导热沟槽。上述导热沟槽的形状可以是点状、断续片状或圆环形。上述结晶轮的外侧面的导热沟槽的间距和深度为2-6毫米,结晶轮铸槽的外侧面的导热沟槽的间距和深度为5-15毫米。上述导热沟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铜)杆连铸连轧用结晶轮,它由高纯度铜制成带有凹形铸槽的圆环形轮,其特征在于:铸槽的V形底部的角度为120-180°,在结晶轮的外侧面设有导热沟槽,在结晶轮的铸槽的外侧面也设有导热沟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瑾
申请(专利权)人:康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