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引连铸铜杆的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54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上引连铸铜杆的牵引装置,由受控的二个气缸出轴,分别钢性联结二个可平移的从动轮(8)、(9)的轴心,与铜杆(12)、(13)尚未接触的转动轮(6)、(7)的轴心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其特征是:双面齿封闭带(1)的A面,分别与主动轮(2),张紧轮(3),辊动轮(5)接触绕过,封闭带(1)的B面与处在张紧轮(3)和辊动轮(5)中间的辊动轮(4)接触绕过:辊动轮(4),(5)由各自的封闭带分别与工作轮(6)、(7)封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冶炼技术,是一种冶炼杆状金属的牵引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是一台电机作为一台主动轮,拖动一台辊动轮,由辊动轮带动工作轮动,这样要用二台电机才能拖动二台辊动轮,实现双排牵引,且要用二套电机的控制程序,分别各自控制,耗费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用一台电机代替二台电机,实现双排牵引的一种上引连铸铜杆的牵引装置。本技术是按以下方式完成的由受控的二个气缸出轴,分别钢性联结可平移的二个从动轮的轴心,与铜杆尚未接触的转动轮的轴心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双面齿封闭带的A面,分别与主动轮,张紧轮,辊动轮接触绕过,封闭带的B面与处在张紧轮和辊动轮中间的另一个辊动轮接触绕过二个辊动轮由各自的封闭带分别与二个工作轮封裹。实施本技术后只要用一台电机,一套电机控制程序就可实现双排牵引,提高了效益,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双面齿形带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传动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受控的二个气缸出轴,分别钢性联结二个可平移的从动轮8、9的轴心,与铜杆12、13尚未接触的转动轮6、7的轴心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双面齿封闭带1的A面,分别与主动轮2,张紧轮3,辊动轮5接触绕过,封闭带1的B面与处在张紧轮3和辊动轮5中间的辊动轮4接触绕过;辊动轮4,5由各自的封闭带分别与工作轮6、7封裹。其作用和动作过程如下 由主动轮2驱动的双面齿形带1,绕过张紧轮3后,A、B二齿面分别环绕二只辊动轮4、5。双面齿形带1的A面齿,依次环绕主动轮2的驱动面后,再绕张紧轮3,转而由B面齿环绕辊动轮4的驱动面,再由A面齿环绕辊动轮5的驱动面,再回绕到主动轮2。辊动轮4和5分别通过皮带,带动工作轮6和7,受气缸10、11的出轴控制的从动轮8、9,与旋转的工作轮6、7压紧铜杆12、13,实现了一台电机双排牵引铜杆的目的。当气缸出轴缩进时,从动轮8、9松开,则铜杆12、13停止牵引。权利要求1.一种上引连铸铜杆的牵引装置,由受控的二个气缸出轴,分别钢性联结二个可平移的从动轮(8)、(9)的轴心,与铜杆(12)、(13)尚未接触的转动轮(6)、(7)的轴心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其特征是双面齿封闭带(1)的A面,分别与主动轮(2),张紧轮(3),辊动轮(5)接触绕过,封闭带(1)的B面与处在张紧轮(3)和辊动轮(5)中间的辊动轮(4)接触绕过辊动轮(4),(5)由各自的封闭带分别与工作轮(6)、(7)封裹。专利摘要一种上引连铸铜杆的牵引装置,属冶炼杆状金属的牵引技术,其特征是双面齿封闭带的A、B面分别与主动轮,张紧轮,辊动轮接触绕过。采用双面齿形带后,能利用一台电机代替二台电机,实现双排牵引的上引连铸铜杆的牵引装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文档编号B22D11/14GK2695147SQ200320107839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7日专利技术者史世新, 李福金 申请人:上海金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世新李福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