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辊薄带连铸结晶辊冷却技术。
技术介绍
薄带连铸过程是一个与传统连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铸轧过程。它是将钢液从钢包注入到中间包30后,通过分配器20将钢液分配到布流器10内,再由布流器10注入到两个水冷结晶辊50、60与侧封板围成的溶池40内,钢液在这两个结晶辊50、06表面逐渐凝固形成凝固坯壳,在两个结晶辊50、60中心连线附近完全凝固后,通过二个结晶辊50、60的逆向转动后,铸轧制成一定厚度,从而形成一定厚度和宽度的金属薄带。通过布流器10流出的钢液,均匀地布置到两个结晶辊50、60与侧封板围成的熔池40内。高温钢液通过结晶辊的传热,逐渐凝固。为了能够浇铸出高质量的铸带,钢液在结晶辊表面的凝固应该是均匀的,这就要求在结晶辊轴向和圆周方向表面的传热要尽可能均匀。传热的均匀性与结晶辊内水冷结构直接相关。正因为双辊薄带连铸结晶辊的冷却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各国在此方面纷纷申请专利,其中美国专利申请号5887644、4773468、6241002B1、5651410所公开的结晶辊冷却系统,在结晶辊表面下的冷却水道均是从一端流向另一端。这样的结构形式有如下缺点所有 ...
【技术保护点】
双辊薄带连铸用水冷结晶辊,包括轴芯、辊套;其特征在于,还设有, 至少两个分配水环,分别设置于所述轴芯两端; 至少两个收集水环,分别设置于所述的两分配水环一侧; 所述的辊套上沿辊套轴向开有数个冷却水槽及辅助冷却水槽,该数个冷却水槽的一端与位于轴芯一端的分配水环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辅助冷却水槽与轴芯另一端的收集水环相连通; 所述的辊芯上开有至少两个主进水孔、两个主出水孔和若干径向过渡通孔、出水过渡孔,该两个主进水孔分别通过径向过渡通孔与所述轴芯两端的两个分配水环相连通,该两个主出水孔分别通过出水过渡孔与所述轴芯两端的两个收集水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圆,施红家,樊俊飞,杨丽华,叶长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