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带连铸的开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20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薄带连铸的开浇方法,其特征是:在开浇阶段初始设定结晶辊辊缝小于生产铸带厚度;引带的宽度小于等于铸带宽度,引带的厚度小于结晶辊辊缝;引带拉速(引带收集卷的转速)与钢水熔池液位上升的速度相匹配,液位高度h与引带拉速V的关系h=αV+β,其中h=Rsinθ,R是结晶辊半径,θ是接触角,α、β为系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连铸技术,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薄带连铸主要形式之一是钢水经过高速旋转的结晶辊,并在轧制力的作用下凝固成2-5mm铸带。目前薄带连铸生产的基本工艺过程是薄带连铸机(双辊、单辊、轮带式)-密闭室-活套-夹送辊-热轧(单机架或两机架或无)-控冷-卷取。具体参见图1,钢水从钢包经过长水口、中间包和浸入式水口进入旋转的水冷结晶辊与侧封板形成的熔池内,经过水冷结晶辊的冷却形成铸带,通过摆动导板、夹送辊将铸带送至铸带输送辊道,经过热轧机,喷淋冷却,飞剪直至卷取机。影响薄带连铸能否浇注成功的关键是开浇阶段钢水能否在两个结晶辊之间的辊缝内凝固并顺利地从结晶辊内拉出。在开浇阶段是熔池内钢水液位的建立过程,是铸带的拉速在从零到目标拉速的升速过程,是结晶辊表面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整个系统处于非稳定状态。因此开浇阶段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发生漏钢、断带,导致浇注失败。为使钢水能够在不稳定的开浇阶段仍能够在吻合点凝固,并被成功地拉出,在开浇阶段采用引带方式。美国专利US 5,027,889和US4,719,960公开了一种在开浇阶段采用引带方式。它们是靠引带或引带下的垫片将结晶辊辊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艳方圆施红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