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锰钢的连铸生产工艺,属于冶金
技术介绍
高锰钢是奥氏体钢,它具有强度高、塑性好、热膨胀系数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加工硬化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制造抗冲击磨损的工件。但是由于高锰钢在液态时的流动性极好,固态时强度较高,所以均采用模注工艺生产。由于需要切除模注钢锭的冒头部分,其轧制成材率不到85%,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锰钢连铸生产工艺,它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铸坯轧制成材率,对高锰钢的生产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锰钢的连铸生产工艺,所述的高锰钢以质量百分比计,主要成分为C 0.7 0.9%, Mn 13 15.5%, Si ( 0.8%, P ^ 0.8%, S彡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特征在于:堵引锭头用的冷钢棒采用整体框架式,采用全程保护浇铸,浇铸过热度控制在30 60°C,不同过热度铸还的拉速按下表进行控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锰钢的连铸生产工艺,所述的高锰钢以质量百分比计,主要成分为C?0.7~0.9%,Mn?13~15.5%,Si≤0.8%,P≤0.8%,S≤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特征在于:堵引锭头用的冷钢棒采用整体框架式,采用全程保护浇铸,浇铸过热度控制在30~60℃,不同过热度铸坯的拉速按下表进行控制:过热度(℃)>5050~4545~4040~30拉速范围m/min0.6~0.630.63~0.660.66~0.690.69~0.73结晶器铜管为连续锥度,锥度为0.125~0.25;结晶器冷却水进出温差控制在5~10℃;结晶器振幅控制在3~4mm,振动频率控制在60~100cpm,负滑动率控制在?20~?80%,振痕间距控制在5~10mm;二次冷却水采用弱冷,二次冷却水温不低于7℃;比水量控制在0.20~0.25L/k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锰钢的连铸生产工艺,所述的高锰钢以质量百分比计,主要成分为c 0.7 0.9%, Mn 13 15.5%, Si ( 0.8%, P ^ 0.8%, S彡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特征在于:堵引锭头用的冷钢棒采用整体框架式,采用全程保护浇铸,浇铸过热度控制在30 60°C,不同过热度铸还的拉速按下表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仕军,潘江,李玉全,何开银,文哲,孙爱民,徐骥,付冲,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