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550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主要包括中间包(12),其特征是在中间包(12)的上方设有一个由支架(11)支撑的弧形流槽(7)。中间包(12)的横截面是一端为半圆的长条形;在中间包(12)底部,位于半圆形的一端设有一个定位管(16),另一端设有出口(13)和滑轮(15)。弧形流槽(7)是一个由弧形底板(2)和弧形底板(2)两边相连接的两个侧板(19、18)组成,并且流槽开口的两边为弧线形,槽内衬有耐火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熔融金属倾倒、铸锭放在同一个作业区进行,既节省吊车,又缩短时间,同时还避免了熔融金属在倾倒过程中发生飞溅和产生凝结,具有作业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铸造领域,具体是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技术背景小型冶炼铜(铁)的电炉,在倒铜(铁)水时,炉体要旋转倾斜,将铜 (铁)水倒入中间包,再将中间包吊走,将铜(铁)水注入模中铸锭。由于 炉体在旋转倒铜(铁)水过程中,出铜(铁)水的炉口开始位置与终止位置落差较大(一般在1.5米左右),这样中间包不能放在一个固定位置接铜(铁) 水,而需要吊车吊着中间包,随着电炉出铜(铁)水的炉口不断下降,中间 包也要随着下降,同时还要有现场操作工人的配合,以便使铜(铁)水倒入 中间包中,最后再由吊车将盛有铜(铁)水的中间包吊到异地进行铸锭。这种铸锭工序的缺陷 一是整个工序时间过长,铜(铁)水易凝结;二是向中 间包内倾倒过P中铜(铁)水易发生飞溅或外流,存在较大安全生产隐患; 三是在铜(铁)水倾倒、铸锭整个过程全部依赖吊车来完成,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铸锭工序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以便縮短整个工序时间,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主要包括中间 包,其特征是在中间包的上方设有一个由支架支撑的弧形流槽。其中中间 包的横截面是一端为半圆的长条形;在中间包底部,位于半圆形的一端设有 一个定位管,另一端设有出口和滑轮。弧形流槽是一个由弧形底板和弧形底 板两边相连接的两个侧板组成,并且流槽开口的两边为弧线形,槽内衬有耐火材料。弧形流槽立式布置,弧形开口朝向炉体,弧形底板的下沿对着中间包; 流槽开口两边的弧线圆心和弧形底板两边的弧线圆心均位于炉体转轴的中心 线上。流槽开口两边的弧线半径大于炉体出口一端到炉体转轴中心线的距离。 在倾倒过程中,炉口始终与弧形流槽保持一定的距离,使熔融金属沿着弧形 流槽流入中间包。弧形流槽下端指向中间包半圆筒形的侧壁,半圆形侧壁的中心线与中间 包定位管中心线、支架平台上定位轴中心线及弧形流槽底下沿中心在同一铅 垂线上。中间包绕定位轴在固定区域内旋转时,熔融金属始终以均等程度冲 击中间包半圆形侧壁,且沿侧壁流下,不能产生飞溅。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倾倒过程中,炉口无论处在开始位置 还是终止位置,熔融金属都能沿着弧形流槽流入中间包,中间包设置在固定 的平面上,不必随着炉口的下降而下降。在铸锭过程中,只需转动中间包使 熔融金属从出口倒入事先准备好的不同模具即可。熔融金属倾倒、铸锭可在 同一个作业区进行,既节省吊车,又縮短时间,同时还避免了熔融金属在倾 倒过程中发生飞溅和产生凝结,具有作业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中间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图2俯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弧形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4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主要包括中间包12,其特征是在中间包12的上方设^"一个由支架11支撑的弧形流槽7。其中,中 间包12的横截面是一端为半圆的长条形;在中间包12底部,位于半圆形的 一端设有一个定位管16,另一端设有出口 13和滑轮15。弧形流槽7由弧形 底板2和弧形底板2两边相连接的两个侧板19、 18组成,并且流槽开口的两 边为弧线形,槽内衬有耐火材料(如图4、 5)。如图1所示,弧形流槽7为立式布置,弧形开口朝向炉体l,弧形底板的 下沿对着中间包12;流槽开口两边的弧线圆心和弧形底板2两边的弧线圆心 均位于炉体1转轴6的中心线上。流槽开口两边的弧线半径大于炉体1出口 一端到炉体1转轴6中心线的距离。这样既保证炉体1旋转倾倒熔融金属时 不碰撞流槽7,又使炉体l出口在沿圆弧运动时,炉口与流槽底板2的相对距 离处处一致,有效缓解熔融金属对流槽7的冲击,避免飞溅,使熔融金属沿 着流槽7流入中间包12中,避免以自由落体形式流入而产生飞溅。如图1所示,支架ll为门形框架结构,在门形框架内部上下设有两个支 撑架4、 9,在支撑架4、 9上各设一对卡槽5、 10,在弧形流槽侧板19、 18 上的相应位置设有与卡槽5、 10配套的卡销3、 8。卡槽5、 IO开口朝上,便 于弧形流槽7安装拆卸。门形框架两侧边框固定在平台14上,中间包12通 过其底部的定位管16套在平台14上的定位轴17上,中间包12可以围绕定 位轴17转动,中间包12的出口 13在平台14上所经过的轨迹上设有若干个 通孔,通孔下面设有铸模。如图1所示,流槽7的下口与中间包12的上口处在同一平面内,但不接 触,弧形流槽7下端指向中间包12半圆形的侧壁,中间包12半圆形侧壁的 中心线与中间包定位管16中心线、支架11平台14上的定位轴17中心线及 弧形流槽底下沿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其目的是中间包12在固定的区域内 旋转,熔融金属始终以均包i2出口 n所经过的圆形轨迹的不同位置,转动中间包i2可使熔融金属从出口 13处倒入不同模具中。这种铸锭方式与传统铸锭方式比较,速度可提高 5倍以上,有效防止熔融金属凝结,确保安全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主要包括中间包(12),其特征在于在中间包(12)的上方设有一个由支架(11)支撑的弧形流槽(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包(12) 的横截面是一端为半圆的长条形;在中间包底部,位于半圆形的一端设有一 个定位管(16),另一端设有出口 (13)和滑轮(1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流槽 (7)是一个由弧形底板(2)和弧形底板(2)两边相连接的两个侧板(19、18)组成,并且流槽开口的两边为弧线形,槽内衬有耐火材料。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流槽 (7)为立式布置,弧形开口朝向炉体(1),弧形底板(2)的下沿对着中间包(12);弧形流槽(7)开口两边的弧线圆心和弧形底板(2)两边的弧线圆 心均位于炉体(1)转轴(6)的中心线上。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流槽 (7)开口两边的弧线半径大于炉体(1)出口一端到炉体(1)转轴(6)中心线的距离。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流槽 (7)下端指向中间包(12)半圆形的侧壁,中间包(12)半圆形侧壁的中心线与中间包定位管(16)中心线及弧形流槽(7)底下沿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11) 为门形框架结构,在门形框架内部上下设有两个支撑架(4、 9),在支撑架(4、 9)上各设一对卡槽(5、 10),在弧形流槽侧板(19、 18)上的相应位置设有 与卡槽(5、 10)配套的卡销(3、 8)。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门形框架 两侧边框固定在平台(14)上,平台(14)上设有定位轴(17),中间包(12) 通过其底部的定位管(16)套在平台(14)的定位轴(17)上,中间包(12) 可以围绕定位轴(17)转动,中间包(12)的出口 (13)在平台上所经过的 轨迹上设有若干个通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主要包括中间包(12),其特征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锭用浇注装置,主要包括中间包(12),其特征在于:在中间包(12)的上方设有一个由支架(11)支撑的弧形流槽(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惠民丁勇于会迁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