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遮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031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遮阳板,包括安装座和枢接于安装座并可绕安装座上下翻转的遮阳板本体。遮阳板本体包括骨架、将骨架包埋于其中的硬质PU发泡层、包覆于硬质PU发泡层外的吸能材料层和包履于吸能材料层外的表皮层。该车辆遮阳板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一种车辆附件有关,尤其与一种车辆遮阳板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遮阳板多采用金属骨架加纸板、海绵或化学交联聚乙烯(XPE)等填充材料的结构,大尺寸遮阳板或有滑动要求的遮阳板采用此结构后强度不够,使用过程易变行。 现有车辆遮阳板还有采用金属骨架填充聚丙烯(Expanded PolyProplene,简称EPP)发泡 的结构,但此结构的整体成本较高。也还有采用金属骨架填充软质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发泡的结构,但是强度仍然不够且重量过大,不能满足遮阳板旋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车辆遮阳板强度低、重量大、成本高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遮阳板,包括安装座和枢接于安装座并可绕安装座上下翻转的遮阳板本体。遮阳板本体包括骨架、将骨架包埋于其中的硬质PU发泡层、包覆于硬质发泡层外的吸能材料层和包履于吸能材料层外的表皮层。在本技术的车辆遮阳板中,硬质发泡层包埋骨架可提高其强度,同时降低其生产成本;吸能材料层既减轻其重量又满足吸能减震的要求。因此,该车辆遮阳板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中车辆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遮阳板本体沿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 :安装座20 :遮阳板本体21 :骨架22:硬质PU发泡层23 :吸能材料层24 :表皮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车辆遮阳板包括安装座10和遮阳板本板20,安装座10固定于车体,遮阳板本体20枢接于安装座10并可绕安装座10上下翻转。遮阳板本体20包括骨架21、将骨架21包埋于其中的硬质I3U发泡层22、包覆于硬质PU发泡层22外的吸能材料层23和包履于吸能材料层23外的表皮层24。骨架21可采用任何常见的骨架结构,其材料可为金属或塑料。吸能材料层23的材料可为低密度海绵或XPE。表皮层24的材料可采用目前常用于遮阳板的针织布或无纺布或PVC。在本技术的车辆遮阳板中,硬质发泡层22包埋骨架21可提高其强度,同时降低其生产成本,吸能材料层23既减轻其重量又满足吸能减震的要求。综上所述,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揭示的本技术的范围和 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遮阳板,包括安装座(10)和枢接于安装座(10)并可绕安装座(10)上下翻转的遮阳板本体(20),其特征在于,遮阳板本体(20)包括骨架(21)、将骨架(21)包埋于其中的硬质PU发泡层(22)、包覆于硬质发泡层(22)外的吸能材料层(23)和包履于吸能材料层(23)外的表皮层(24)。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骨架(21)的材料采用金属或塑料。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吸能材料层(23)的材料采用低密度海绵或XPE。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遮阳板,其特征在于,表皮层(24)的材料采用针织布或无纺布或PVC。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遮阳板,包括安装座和枢接于安装座并可绕安装座上下翻转的遮阳板本体。遮阳板本体包括骨架、将骨架包埋于其中的硬质PU发泡层、包覆于硬质PU发泡层外的吸能材料层和包履于吸能材料层外的表皮层。该车辆遮阳板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B60J3/02GK202685859SQ20122032138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4日专利技术者许淑珍, 李晓培, 丁教霞, 孙健强, 张志亮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遮阳板,包括安装座(10)和枢接于安装座(10)并可绕安装座(10)上下翻转的遮阳板本体(20),其特征在于,遮阳板本体(20)包括骨架(21)、将骨架(21)包埋于其中的硬质PU发泡层(22)、包覆于硬质PU发泡层(22)外的吸能材料层(23)和包履于吸能材料层(23)外的表皮层(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淑珍李晓培丁教霞孙健强张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