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538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遮阳板不能有效地解决遮阳问题以及在行驶过程中不易进行调整的问题。本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包括设置在车辆的顶棚与顶盖之间至少一组的遮阳组件,遮阳组件包括导轨、卷收器和挡板,顶棚与顶盖之间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挡板进出的出口槽,挡板由若干个条状的板条依次铰接而成。本车用隐藏式遮阳板结构简单、可根据需要随意拉伸、任意调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ー种遮阳板,特别是ー种车用隐藏式遮阳板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室外强烈阳光对车厢内的直接照射,一般汽车车窗都有采取适当的这样措施,以减轻车内闷热的程度。目前轿车用的遮阳板大多装在汽车外表面,通过铰链将ー边固定在顶棚上,使用时需要将遮阳板绕教练旋转一定角度到达使用位置,以实现遮阳效果。中国专利(专利号200410024721. 2)公开了ー种汽车前挡卷帘式遮阳帘,其将以卷帘安装在引擎盖下近前挡处,拉出覆盖整个前挡。用吸盘或挂钩固定在玻璃上方或车顶,不用时收入卷轴内隐蔽收藏。现有技术的各类遮阳板具有以下的种种缺点1、固定式外置卷帘只能在停车时进行操作,而无法在行驶中使用;2、外置式遮阳板在使用位置时存在着高度问题,其在汽车推荐标准中有要求,但是由于是推荐标准,很多车由于长度和宽度受空间限制,此 类的外置式遮阳板进行布置时都无法满足该标准,从而使得遮阳板不能完全达到遮挡太阳的功能;3、车辆行驶转弯时会造成阳光照射方向产生变化,传统遮阳板只有ー块板,只能遮挡ー个方向,行驶过程中调节遮阳板势必有出事故的风险,但是如果不及时调节遮阳板不能完全达到遮挡太阳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 ー种结构简单、可任意调节的车用隐藏式遮阳板。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ー种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包括设置在车辆的顶棚与顶盖之间至少ー组的遮阳组件,所述的遮阳组件包括导轨、卷收器和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棚与顶盖之间开设有至少ー个供挡板进出的出口槽,所述的挡板由若干个条状的板条依次铰接而成。本技术方案中,铰接而成的遮阳板由出口槽处进出,当一个单元的板条从槽ロ处出来后,该板条可以卡设在槽ロ处,避免遮阳板缩回。而且每两个单位的板条之间的铰接都具有足够的阻力,能够保持板条之间形成的夹角在施加一定力时不会发生变化,使得遮阳板在使用位置时不会因车辆的运动而晃动。在上述的车用隐藏式遮阳板中,所述的导轨与顶盖相固连。顶盖为钢件,将导轨固设在顶盖上,可以保证整个遮阳板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上述的车用隐藏式遮阳板中,所述的卷收器设置在导轨的最后端。该卷收器对遮阳板时刻保持收紧状态,便于卷收及固定。在上述的车用隐藏式遮阳板中,所述的板条之间具有旋转轴。板条之间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相邻的板条之间可以相互转动对角度进行调节。在上述的车用隐藏式遮阳板中,所述的板条的两端与导轨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遮阳板设置在汽车内部,顶棚外没有遮阳板,则不需要考虑遮阳板与顶棚在装配上出现的间隙和面差问题;2、遮阳板为隐藏式结构,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其收回至顶棚内,使该区域顶棚显得更加整洁;3、顶棚内的遮阳板可以布置足够长度,既避免了现有遮阳板如果太长,打开时有可能碰头的问题,又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满足遮阳的功能;4、能够同时遮挡前方和侧面两个方向,能够避免车辆在转弯时造成的阳光射入方向的变化。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时定位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时缩回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图中,I、顶棚;2、顶盖;3、导轨;4、挡板;4a、板条;4b、旋转轴;5、卷收器;6、挡风玻璃;7、出口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參照图1,本实施例为ー种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包括导轨3、卷收器5和挡板4,卷收器5设置导轨3的最后端,挡板4由若干个条状的板条4a依次铰接相连而成。參照图2,本实施例设置在顶棚与顶盖之间,在使用时,将挡板4沿着导轨3从出ロ槽7处向外抽,挡板4所抽出的每个单位的小块板条4a都可以通过旋转轴4b调节角度,直至抽出足够长的挡板4为止。之后使最靠近顶棚I的板条4a与水平面垂直,依靠该板条4a与导轨3形成夹角而卡死,从而使挡板4保持在使用状态,不至于缩回。參照图3,使小块板条4a由上至下依次与导轨3平行,靠卷收器5的作用力将挡板4收回至顶棚I和顶盖2的内部。本实施例中的出口槽可以设置在位于前挡风玻璃后方的汽车前侧,也可以设置汽车的左右两侧,上述的出口槽可以同时设置。当设置多个出口槽时,各个导轨相互之间通过设置的高度不同以相互错开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顶棚I、顶盖2、导轨3、挡板4、板条4a、旋转轴4b、卷收器5、挡风玻璃6、出口槽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ー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ー种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包括设置在车辆的顶棚(I)与顶盖(2)之间至少一组的遮阳组件,所述的遮阳组件包括导轨(3)、卷收器(5)和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棚(I)与顶盖(2)之间开设有至少ー个供挡板(4)进出的出口槽(7),所述的挡板(4)由若干个条状的板条(4a)依次铰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3)与顶盖(2)相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收器(5)设置在导轨(3)的最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条(4a)之间具有旋转轴(4b)。5.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条(4a)的两端与导轨(3)滑动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属于汽车
它解决了现有的遮阳板不能有效地解决遮阳问题以及在行驶过程中不易进行调整的问题。本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包括设置在车辆的顶棚与顶盖之间至少一组的遮阳组件,遮阳组件包括导轨、卷收器和挡板,顶棚与顶盖之间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挡板进出的出口槽,挡板由若干个条状的板条依次铰接而成。本车用隐藏式遮阳板结构简单、可根据需要随意拉伸、任意调节。文档编号B60J3/02GK202669435SQ2011205402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陈荣辉, 韩海强, 戴礼强, 邹凌华, 吴成明,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隐藏式遮阳板,包括设置在车辆的顶棚(1)与顶盖(2)之间至少一组的遮阳组件,所述的遮阳组件包括导轨(3)、卷收器(5)和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棚(1)与顶盖(2)之间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挡板(4)进出的出口槽(7),所述的挡板(4)由若干个条状的板条(4a)依次铰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辉韩海强戴礼强邹凌华吴成明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