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具有较小的菱形变形的正方形钢坯或具有较小的侧面边缘变形的圆形钢坯的一种连铸法,以及用于此法的一种铸模。为了连续铸造钢坯,把钢水51倒入一种铸模50中,该模具有一个基本上正方形的内截面,并相对于在该铸模上方的一个中间包作上下振动,如附图说明图18所示,在铸模的内表面上形成一层凝固的壳52,而热量被用水冷却的铸模50的侧面表面吸收。随后把凝固的壳52逐渐拉出,在中间部分的钢水51也逐渐凝固,从而形成一块钢坯。为了在铸模的内表面与凝固的壳52之间实现润滑,把菜子油(润滑剂的一个例子)由铸模50的上方一点一点地倒入,这些菜子油随后被碳化得到一种润滑剂。然而,当以高速(例如3米/分钟)铸造钢坯时,由于在绕着钢坯的四个外边缘表面的凝固的壳52与铸模50之间的间隙不均匀,使得出现了凝固收缩的不同,产品的截面变成菱形的。在圆形的钢坯中,发生产品的侧面边缘的变形(比如椭圆形的截面)或出现凹进部分。由于这一原因,按照先有技术的连铸法只能在这种菱形变形不出现所容许的速度范围内进行,相对来说低的铸造速度和生产率低的问题仍留待解决。另一方面,在连续铸造长方形截面的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坯的连铸方法,它靠由上部把钢水倒入在竖直方向上作振动的一个铸模中实现铸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铸模的稳定运行状态下的弯液面的最低位置以下并在离开该位置200毫米的距离以内的四个内边缘表面上形成凹进部分,每个凹进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横向凹槽或大量凹坑,从而使得所述铸模的每个内表面的冷地能力基本上均匀。2.一种钢坯的连铸方法,它靠由上部把钢水倒入在竖直方向上作振动的一个铸模中并加少量润滑剂倒入模具实现铸造,其特征在于:在铸模的稳定运行状态下的弯液面的最低位置以下并在离开该位置200毫米的距离以内的四个内边缘表面上形成凹进部分,每个凹进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横向凹槽或大量凹坑,从而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原正次,佐藤寿树,藤永辉郎,中尾一时,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