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铸的管形锭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72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圆形或多边形的毛坯或初轧坯形式的连铸中,对锭模进行了使用,该锭模的型腔包括一根依靠水循环冷却来强化冷却的铜管(3)。为了在一方面增加冷却能力并且在另一方面增加型腔(4)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延长铜管(3)的总使用寿命,建议在管子外侧面(5)处的整个圆周上为铜管(3)设置一个支承壳(12)或支承板。为了铜管(3)的冷却,用于引导冷却水的冷却通道(6)布置在铜管(3)上或支承壳(12)上。冷却通道(6)在管子外侧面(5)处分布在整个圆周上并且基本上在整个锭模长度上伸展。(*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圆形和多边形的毛坯和初轧坯横截面的连铸的管形锭模。将钢材连铸为毛坯和小初轧坯横截面时使用管形锭模。这种管形锭模包括一根装配在一个水套中的铜管。为了实现冷却水以一个高流速的进行循环冷却,一个管形排水器相对于铜管具有一个小缝隙地布置在铜管外侧。冷却水在排水器和铜管之间以一个高压和高达10m/s及以上的高流速冲压到铜管的整个圆周上。在铸造工序中,为了防止由于型腔侧和冷却水侧之间的大温差而引起铜管的任何损坏性形变,基本上只在管子的下端和上端通过凸缘来保持的铜管必须有一个最小壁厚。这个最小壁厚取决于铸造形式并且在8至15mm之间。自工业化连铸开始以来,该
中的技术人员已经尽了许多努力来增加铸造速度以获得每个连铸更高的产量。铸造能力的增加与锭模的冷却能力密切相关。锭模壁或整个型腔的冷却能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重要的因素是铜管的热导率、锭模的壁厚、型腔的尺寸稳定性,以避免扭曲或铸坯表面和锭模壁之间的气隙,等等。然而,除了对于一个给定的连铸形式可以对每个连铸的产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冷却能力以外,锭模的耐用度对于连铸设备的经济性也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圆形毛坯或初轧坯形式的钢连铸的锭模,包括一根构成了一个型腔(4)的铜管(3)以及一个用于通过水循环冷却来使铜管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3)在整个圆周上和基本上整个长度上设有一个支承壳(12),其将铜管(3)在外侧面(5)处支承在支承面(8)上,以及用于引导冷却水的冷却通道(6)在铜管(3)中或支承壳(12)中分布在整个圆周上和基本上布置在整个锭模长度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EP 2003-4-16 03008681.31.用于圆形毛坯或初轧坯形式的钢连铸的锭模,包括一根构成了一个型腔(4)的铜管(3)以及一个用于通过水循环冷却来使铜管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3)在整个圆周上和基本上整个长度上设有一个支承壳(12),其将铜管(3)在外侧面(5)处支承在支承面(8)上,以及用于引导冷却水的冷却通道(6)在铜管(3)中或支承壳(12)中分布在整个圆周上和基本上布置在整个锭模长度上。2.用于多边形的最好具有矩形横截面的毛坯和初轧坯形式的钢连铸的锭模,包括一根构成了一个型腔(24)的铜管(23)以及一个用于通过水循环冷却来使铜管(23)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23)在管子外侧面(25)处基本上在整个圆周上和基本上在整个长度上设有与铜管(23)相连的并且在支承面(28、28′)处支承着铜管(23)壁的支承板(32-32),以及用于引导冷却水的冷却通道(26)在铜管(23)中或支承板(72、72′)中分布在整个圆周上和基本上布置在整个锭模长度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6、26)使冷却通道(6、26)区域的铜管(3、23)壁厚减少了20%至70%,最好是30%至5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6、26)占据了65%至95%的最好是70%至80%的铜管(3、23)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3、23)在冷却通道(6、26)区域的剩余壁厚为4mm至10m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锭模,其特征在于,在矩形毛坯或初轧坯锭模的情况下,四块支承板(32-32)可拆卸地设置在铜管(23)上,其中每一块支承板(32-32)都在它的端面处向着一块相邻的板伸出并且与另一块相邻的板重叠。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支承板(32、51、52)在铜管(23)的拐角区域用螺纹连接在一起而且形成了一个围绕着铜管(23)布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勒里希F卡瓦
申请(专利权)人:康卡斯特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