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铸
,特别是涉及到连铸用结晶器。已有技术中,大多数采用通水冷却的连铸结晶器的冷却方式是,水从下口引入,上口引出,使其在导流水套内自下而上均匀通过。这种冷却方式的主要缺点为一是无法按照结晶器热流沿其纵向上部大、下部小和沿其横向中部大、角部小的规律来分布;二是结晶器受热变形不能控制。以致软化水耗大(一般为100~120m3/h);冷却强度低,铸坯拉速和产量受到限制;以及振动台带有大型电机和凸轮或其它复杂机械机构,振动惯性大等。尽管可通过减小水缝δ=5~8mm,提高冷却水压力和流速P=0.5~0.6MPa,V=8~10m/s,来避免在结晶器弯月面区域外侧产生冷却水的沸腾。但是,仍特导致铸坯初生坯壳热应力不均,产生菱型变形和诱发角裂、内裂,影响到铸坯的质量和生产产量。1986年6月《钢铁工程师》期刊和美国专利US4494594公开的连铸用喷水冷却结晶器的技术方案,其喷向结晶器外表面的水流始终要相交而形成滞点区,该区水流脱离结晶器壁面后,其冷却强度就明显降低。另一方面,喷在结晶器上部水流在下落过程中形成水膜,严重地干扰了喷水装置喷向结晶器表面的水 ...
【技术保护点】
连铸用结晶器,包括本体、供水道、喷水装置、上下法兰、汽室、进水口、出口等;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园筒形的内水套与外水套构成供水道;内水套与本体构成汽室;供水道与本体轴线重合,其下部有出口;内水套内壁0°-90°-180°-270°四方位上装有4排喷水装置;每排喷水装置上有8~16个喷嘴;本体在弯月面以下100~150mm处起,从上至下有400~800个冷却孔;本体及内、外水套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法兰连接;进水口位于外水套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念福,王元宰,周筠清,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钢铁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