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形部件的成形方法及成形设备,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在不采用铸模的情况下,通过溶融材料形成成形部件的成形方法和成形设备。
技术介绍
JP特开平2-205232文献中描述了一种在不采用铸模的情况下,通过溶融材料形成成形部件的成形方法。该成形方法是对所谓的连续铸造方法的改进。连续铸造法是使溶融金属在强制冷却的铸模的贯通模孔内凝固,从该模孔连续地将所获得的成形部件引出,铸造长条部件的方法。与此相对,上述文献所描述的成形方法采用设定砂箱以代替铸模,从而也将其称为连续上引法。上述设定砂箱在具有贯通的模孔的方面与连续铸造法的铸模是相同的,但是溶融金属不在模孔内部凝固,而是在从模孔朝向上方的外侧位置凝固。上述设定砂箱为具有贯通模孔的板状的部件,其设置于溶融金属的表面。将材质与溶融金属相同的较细引锭杆插入该设定砂箱的模孔内部,等待该引锭杆的周边的溶融金属凝固。当模孔内的溶融金属凝固,形成具有与该模孔相对应的截面形状的成形引锭部件时,将该成形引锭部件从模孔朝向上方引出。于是,在其本身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将位于成形引锭部件的底端与设定砂箱之间的溶融金属引出,从而形成引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使成形引锭部件的引锭面与作为存储溶融材料的表面的溶融材料存储表面相接触,之后慢慢使溶融材料存储表面与引锭面分离开,从而在溶融材料存储表面与引锭面之间形成成形部件,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分隔部件将上述溶融材 料存储表面相对引锭面的宽出部分覆盖,该分隔部件具有多个分隔壁,这些分隔壁按照一定间距设置,该分隔壁可将下述对应表面分隔为多个部分表面,该对应表面为上述宽出部分中的、与上述引锭面相对应的部分,在使上述引锭面与该分隔部件接触,或靠近该分隔部件的状态下,使溶融材料存储表面与引锭面相接触,之后使分隔部件保持在分隔溶融材料存储表面的状态,同时使 ...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