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成型过程中的处理剂领域。专用于大型离心铸管的成型。一般直径较大的大型离心铸管在成型过程中,由于离心浇铸后,往往在管壁存在复杂的拉应力或压应力状态,使铸管的内、外表面产生各种裂纹,致使铸管报废。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如下(1)、钢液在液固相线温度范围内,强度较低,如30号钢在此温度范围其强度仅为0.75MPa。当高速旋转或由于机械装置不平稳而造成振动时,容易产生裂纹。(2)、钢液在离心浇铸时,由于气体和夹杂在内表面排出,使内表面成为薄弱的自由表面,在受到拉应力的作用下,极易在内表面形成裂纹。(3)、铸管在离心浇铸后,型桶受热膨胀,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收缩,对铸管产生压力;同样,铸管本身也产生热胀冷缩,产生压力。当型桶的收缩与铸管的收缩互相迭加时,产生更大的压力,导致加速裂纹的形成和扩展。离心铸管的直径越大,这种不利因素越大。如经试验,直径为1000mm的铸管收缩率达1.5%,故径向收缩达15mm,周向收缩达47mm,致使产生巨大的应力。拉应力往往导致形成纵向沟状裂纹,而压应力则导致形成网状裂纹。为此,大直径离心铸管的成品率很低。目前,有关解决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蔓燃粉剂,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重量%)为:中任两种或任两种以上之和为30中任一种或任两种之和为20~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蔓燃粉剂,其特征在于该自蔓燃粉剂为粉体,其粒度≤70μ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明,宋毓珮,龚凤阶,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