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人类巨细胞病毒的结合成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3633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结合成员,特别是抗体分子,其中和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的生物效应。该结合成员可用于治疗和预防hCMV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合成员,特别是抗体分子,其中和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的生物学效应。结合成员对于hCMV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是有用的。
技术介绍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病原体,取决于地理和社会经济的起源,其通常对40-80%的人口建立无症状的和终生持续性。然而,在免疫受损(免疫减弱)的病人中,如移植接受者和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个体,和在新生儿中,hCMV感染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并且对卫生保健系统造成重大的经济负担。hCMV是影响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SOT)和造血干细胞移植(SCT) (Razonable和Paya,2003)的结果的最显著的感染。在移植之后,在约60-70% 的hCMV-血清反应阳性的病人或接受来自血清反应阳性供体的器官移植的病人中产生活性hCMV感染(Razonable和Paya,同前)。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患进展性hCMV疾病的风险是20-30%。考虑到以下事实,即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约26,000例异体SCT(www. cibmtr. org),这种疗法的成功和移棺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具有可观的财政意义。hCMV相关的并发症可以导致每个病人25,000至50,000欧元的额外费用。此外,移植病人中的HCMV感染与移植相关的动脉硬化和加速的移植失败有关(Streblow 等,2007)。如上所述,hCMV作为围产期病原体是相关的。每年,大约1%的易患病妇女在妊娠期血清转化。这些人中大约40%将hCMV遗传给她们的孩子,导致在美国每年有40,000受感染的新生儿(Kenneson和Cannon,2007)。10-20%受感染的儿童在出生时患有急性症状。其中高达20%死亡,并且剩余的儿童典型地患有中度至重度的并发症,包括CNS相关病症,如失明、失聪和智力障碍。除了对受感染的病人和他们的家庭的毁灭性后果之外,那些病人的医疗保健成本也是显著的,尤其是,如果围产期感染导致严重和永久性的伤残。目前,五种抗病毒药剂被批准用于hCMV感染更昔洛韦(Ganciclovir) /缴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西多福韦(Cidofovir)、勝甲酸(Foscarnet)和福米韦生(Fomivirsen)0所有化合物都涉及剂量依赖性副作用和耐病毒株的进展(Schreiber等,2009)。没有一种药物获得用于儿童或孕妇的许可。此外,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剂(IVIG),例如CytoGam (CSL Behring)和Cytotecf (BiOtest)用于有 hCMV 感染风险的病人的预防和治疗。然而,在移植情况下关于这种治疗的好处的不确定性是明显的(Sokos等,2002 ;Raanani等,2009)。hCMV-特异性细胞毒素T细胞的过继转移(adoptivetransfer)已经成功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Moss和Rickinson, 2005),但是这种治疗是极其昂贵的,并将局限于有必要的专业技术的少数移植中心。此外,这种类型的治疗只限于对于hCMV呈血清反应阳性的移植接受者。相比之下,已经报道了 IVIG对先天性CMV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是有效的(Nigro等,2005)。然而,针对hCMV治疗的IVIG是从hCMV血清反应阳性的供体分离和纯化的,导致效价变化并从而导致在这些制剂中hCMV特异性抗体的批次与批次(batch-to-batch)之间的变化。此外,源于人血液的药物产品总是带有人类病原体传播的风险。结果,期望重组抗体产品,其用于由hCM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得hCMV能够有效中和。hCMV感染的抗体疗法的靶标是在hCMV病毒粒的表面表达的蛋白质。hCMV病毒粒包膜的组成非常复杂,虽然已经鉴定了构成包膜的许多结构蛋白,但是仍然不能充分确定。在开发用于治疗hCMV的抗体期间,已经鉴定了在表面糖蛋白复合物gp58/l 16( gB或gC_l )、gp 47-52 (gC-II ;gM 和 gN) (Shimamura 等,2006)、gp 86 (gH 或 gC-III) (Urban 等,1996)中的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s)。迄今为止大多数经鉴定的中和抗体结合到gB蛋白上,已经显示gB蛋白包括大多数中和表位(Britt等,1990)。gB复合物被合成为130kD的前体,其断裂成两个共价连接的分子,名为gp58和gpll6。N端片段(gpll6)包括一个直链中和表位,称为20个氨基酸(氨基酸67-86)的抗原区-2 (AD-2),其不需要针对抗体调节的生物活性的补体(Meyer等,1990)。gB的gp58部分(moiety)带有中和区AD-1,其包括74个氨基酸(氨基酸557-630)并且很可能代表构象表位(Ohlin等,1993 ;ffagner等,1992)。 单克隆抗体的出现最初引起多种抗hCMV的中和小鼠单克隆抗体的鉴定。然而,小鼠单克隆抗体不适合用于人类治疗,由于人免疫系统将这些蛋白质识别为外来物,结果在非常短的时间段后清除,导致低的或无临床效果。已经开发了抗hCMV蛋白的嵌合抗体,并且EP664834B (Harris等)描述了称为gH的嵌合抗体,其靶向hCMV的86kD的糖蛋白;然而,这样的抗体在临床使用情况(clinical setting)下没有成功。将异源骨髓瘤(heteromyelomas)用于产生杂交瘤的技术,已经用于产生识别各种在病毒包膜中发现的hCMV糖蛋白的各种人单克隆抗体。US5,043,281 (Masuho等)描述了中和人单克隆抗体,其识别分子量在130,000至55,000之间的CMV抗原蛋白。US5, 750, 106(Ostberg)描述了识别gH糖蛋白的被称为SDZ MSL 109的抗CMV的人单克隆抗体、以及用于生产这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已经在第I/II阶段临床试验中评价了中和病毒的人单克隆抗体之一,SDZ MSL-109对于在免疫受损的病人中由hCMV诱发的视网膜炎,但是由于缺乏效能,没有继续进行临床试验(Borucki等,2004 !Hamilton等,1997 ;Boeckh等,2001 )。这些试验失败的一个可能解释是hCMV的抗原变异性,hCMV在人类疱疹病毒中是独特的,因为其抗原可变,并且大多数与包膜抗原反应的人单克隆抗体显示区域特异性的中和能力。对于gH_特异性人单克隆抗体类来说,尤其如此,如SDZ MSL-109。这种障碍仅能通过使用定向抗hCMV上的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来克服,该表位存在于不同的分离株之间。过去,由于以下事实,即不能获得用于中和能力的抗体的高通量筛选,因而分离hCMV中和单克隆抗体的进程缓慢。此外,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pstein Barr VirusXEBV)永生化(immortalisation)的方法已经多年来频繁地用于产生永生化的(immortalised)B细胞,其生产关注的抗体。利用抗原特异性选择(Casali等,1986)来自病人的淋巴结、脾或外周血(Yamaguchi 等,1987 ;Posner 等,1991 ;R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尔夫·格拉文德尔迈克尔·马赫路易斯·马丁帕拉索尼娅·珀奇纳贾·施平德勒海因里希·施蒂希特安娜卡塔琳娜·维格斯托马斯·温克勒
申请(专利权)人:四抗体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