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基磺酰胺CCR3拮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360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1:23
本文提供了用于调节CCR3活性的芳基磺酰胺及其药物组合物。本文还提供了其用于治疗、预防或改善CCR3-介导的紊乱、疾病或病症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文提供了用于调节CCR3活性的芳基磺酰胺及其药物组合物。本文还提供了其用于治疗、预防或改善CCR3-介导的紊乱、疾病或病症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方法。
技术介绍
CC趋化因子受体3(CCR3)是一种七次跨膜G蛋白偶联的受体,其结合多种C-C趋化因子,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CCL1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 子-3 (CCL26)、MCP-3 (CCL7)、MCP-4 (CCL13)和 RANTES (CCL5)。已知 CCR3 是在过敏性炎症细胞上表达的主要趋化因子受体,其中该过敏性炎症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辅助细胞2-型CD4+细胞(Combadiere等人,J. Biol.Chem. 1995,270, 16491-16494; Post 等人,J. Immunol. 1995,155,5299-5305)。 嗜酸性粒细胞与许多变应性疾病的的发病机理有关,如支气管哮喘(Durham和Kay,Cl in.Allergyl985, 15, 411-418;Kroegel 等人,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4,93,725-734)、过敏性鼻炎(Durham, Clin. Exp. Allergy 1998,28Suppl. 2, 11-16)、特应性皮炎(Leung,J. Allergy Clin. Tmmunol. 1999, 104,S99-108)和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Bischoff 等人,Am. J. Gastro. 1999,94,3521-3529)。已经证实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释放主要碱性蛋白(MBP),其阻断神经上的抑制性M2毒蕈碱性受体(M2Rs),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并增强迷走神经介导的支气管收缩(Evans 等人,J. Clin. Invest. 1997,100,2254-2262)。许多报道显示CCR3在过敏性病症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已经报道,在特应性哮喘和非特应性哮喘患者中,CCR3及其配体、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RANTES和MCP-4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都增加(Ying等人,J. Immunol. 1999,99,6321-6329)。也已经证实在试验性哮喘的急性模型中,CCR3基因缺失会损害嗜酸性粒细胞募集(Humbles 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2, 99,1479-1484;Ma等人,J. Clin. Invest. 2002,109,621-628;Pope 等人,J. Immunol. 2005,175,5341-5350;Fulkerson 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6, 103,16418-16423)。此外,研究显示,CCR3 拮抗剂,如抗-CCR3单克隆抗体阻断CCR3-配体结合CCR3转染子或嗜酸性粒细胞,从而阻断C-C趋化因子(如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RANTES或者MCP-3)诱导的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性(Heath 等人,J. Clin. Invest. 1997, 99, 178-184;Grimaldi 等人,J. LeukocyteBiol. 1999,65,846-853; Justice 等人,Am. J. Physiol. 2003,284,L168-L178)。因此,CCR3 拮抗剂潜在地可用于治疗炎症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另外,CCR3拮抗剂也潜在地可用于阻止CCR3表达细胞被某些微生物如HIV感染,因为已知CCR3是某些微生物的进入共同受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提供了式I和式II的芳基磺酰胺化合物权利要求1.式I或式II的化合物2.权利要求I的化合物,其中 R1、R2、R3、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或C1^6烷基; R6为氰基或硝基; R7为氢或CV6烧基; R8为氢或CV6烷基; X为O或S ; m为0、1或2 ; η为I或2 ; P为1、2、3或4 ;和Y为-C(O)Rla' -C(S)Rla, -C(O)NRlbRlc' -C ⑶ NRlbRlc' _C(0)0Rle、-S(O) Rla或-S(O)2Rla ;其中 Rla、Rle和Rle各自独立地为(a)CV6烷基,可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卤素、CV6烷氧基、C^6烷硫基、杂环基或杂芳基取代;(b) C2_6烯基,可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c) C3_7环烷基,可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卤素、或一个或两个CV6烷基取代;(d)C6_14芳基,可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卤素、C1^6烷基取代,其中所述烷基进一步可选地被一个、两个或三个卤素或Cu烷氧基取代,其中所述烷氧基进一步可选地被一个、两个或三个齒素取代;(e)杂芳基,可选地被一个或两个CV6烷基取代;或(f)C7_15芳烷基,可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卤素、C^6烷基取代,其中所述烷基进一步可选地被一个、两个或三个齒素或Cu烷氧基取代,其中所述烷氧基进一步可选地被一个、两个或三个齒素取代;和Rlb为氢或甲基;或 Rlb和Rk与其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杂环基; 条件是Rle不为叔丁基或苄基。3.权利要求I或2的化合物,其中 R7为氢; m为I ; η为I ;和 P 为 1、2、3 或 4。4.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 R8为氢或甲基; m为I ; η为I ;和 Y为-C(O)Rla 或-C(S)Rla;其中 Rla为^(^烷基河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七化彳烯基七丨^环烷基;或(d)C6_14芳基,可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齒素、C1^6烷基或CV6烷氧基取代。5.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 R8为氢或甲基; m为I ; η为I ;Y为-C(O) NRlbRlc 或-C(S) NRlbRlc ;其中Rlb为氢;和 Rlc为(a) C^6烷基,可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卤素或Cu烷氧基、CV6烷硫基、杂环基或杂芳基取代;(b)C2_6稀基;(c)C3_7环烧基;或(d) C6_14芳基,可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齒素、CV6烧基或Cu烧氧基取代;和Rlb为氢或甲基;或 Rlb和Rlc;与其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杂环基。6.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 R8为氢或甲基; m为I ; η为I ;Y为-C(O)NRlbRlc 或 C(S)NRlbRlc ;其中Rlb为氢;和 Rlc为(a) C^6烷基,可选地被杂环基取代;和 Rlb为氢或甲基。7.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 R8为氢或甲基; m为I ;n为1 ;和 Y为-S(O)2Rla;其中 Rla为(a) CV6烷基;(b)C6_14芳基,可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卤素、CV6烷基或Cu烷氧基取代;或(c)杂芳基,可选地被一个或两个CV6烷基取代。8.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 m为1 ; n为1 ;和 Y和R8与其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5元杂芳基,其中所述杂芳基包含至少一个另外的O、S或N原子,其可选地被一个或两个Cu烷基取代。9.权利要求8的化合物,其中,Y和R8与其连接的N原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泰·纬·利贾瑞德·安德鲁·福里斯特加勒特·托马斯·波特
申请(专利权)人:埃克希金医药品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