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运载工具悬架系统
本专利技术大体来说涉及用于汽车运载工具的悬架系统的领域。更特定来说,所述系统将悬架系统的所有移动零件均定位于运载工具的每一车轮内部或紧密邻近运载工具的每一车轮处,从而使得能够有利地再塑形运载工具。
技术介绍
已知常规悬架系统经常遭受一种或一种以上问题:个别地及/或共同地限制其中使用所述悬架系统的运载工具的设计、效用、经济性及安全性。存在可被认为是“常规”悬架系统的许多设计,但存在五种主要变化形式。第一种是叉形杆式设计,所述叉形杆式设计由其中其内侧(底盘端)枢轴与运载工具的行进方向对准或几乎对准的多个主要横向部件(“连杆”)组成。所述连杆在其外侧端处连接到“立柱”,所述“立柱”又承载车轮。照惯例,叉形杆式悬架被视为最佳解决方案,这是因为当设计恰当时其提供所要几何特性。此设计最多地用于极高效能/值汽车中,但其相对复杂性(及因此高成本)与空间要求的组合使得不可较多用于普通乘客运载工具中。第二种是支柱设计,所述支柱设计通常由于其制造的相对经济性而较少用于中级乘客运载工具中。支柱型悬架由用以承载横向及纵向负荷的主要平面横向部件及用以操控垂直负荷的主要垂直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22 US 12/765,5671.一种用于运载工具车轮的悬架组合件,所述运载工具车轮具有在具有至少一个前悬架及一个后悬架的运载工具中使用的已知行进轴,其包括:横梁,其附接到运载工具;主销轴,所述横梁附接到所述主销轴;转向支架组合件,其以枢轴方式附接到所述主销轴;转向连杆横拉杆,其可移动地附接到所述转向支架组合件;至少一个上部悬架连杆,其具有至少两个端、沿其长度大体平行于所述运载工具的所述行进轴定向、具有大体垂直于所述运载工具的所述行进轴的枢轴,且在第一簧上端上以枢轴方式附接到所述转向支架组合件;至少一个下部悬架连杆,其具有至少两个端、沿其长度大体平行于所述运载工具的所述行进轴定向,所述至少一个下部悬架连杆在所述至少一个上部悬架连杆下方间隔开且远离所述至少一个上部悬架连杆、具有大体垂直于所述运载工具的所述行进轴的枢轴、在第一簧上端上以枢轴方式附接到所述转向支架组合件;及车轮支架,其通过第一轴承组合件附接到每一所述至少一个上部悬架连杆的第二簧下端,且通过第二轴承组合件附接到每一所述至少一个下部悬架连杆的第二簧下端;及弹簧/减振器单元,其具有簧上端及簧下端、在其簧上端上附接到所述主销轴且在其簧下端上附接到所述车轮支架;其中所述转向支架组合件与悬架几何结构大致相互独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组合件,其中所述转向连杆横拉杆通过转向节附接到所述转向支架组合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组合件,其中所述悬架组合件是非转向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组合件,其中每一所述上部悬架连杆及每一所述下部悬架连杆到所述转向支架组合件的枢轴附接件分别为第三轴承组合件及第四轴承组合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组合件中使用的轴承可为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中的任一者:多轴轴承、单向轴套、球面轴套、柔顺性轴套及橡胶轴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轴承组合件及所述第二轴承组合件通过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组合件与所述第二轴承组合件之间的剪切板而稳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架组合件,其中所述剪切板通过托架杆附接到所述转向支架组合件。8.一种用于运载工具车轮的悬架组合件,所述运载工具车轮具有在具有至少一个前悬架及一个后悬架的运载工具中使用的已知行进轴,其包括:大致刚性纵向结构,其附接到运载工具,所述纵向结构在一端上所述运载工具的一侧上附接到所述前悬架在所述运载工具的所述侧上的枢轴点,且在另一端上附接到所述后悬架在所述运载工具的同一侧上的枢轴点,而非将所述悬架组合件附接到横梁;主销轴,所述纵向结构附接到所述主销轴;转向支架组合件,其以枢轴方式附接到所述主销轴;转向连杆横拉杆,其可移动地附接到所述转向支架组合件;至少一个上部悬架连杆,其具有至少两个端、沿其长度大体平行于所述运载工具的所述行进轴定向、具有大体垂直于所述运载工具的所述行进轴的枢轴,且在第一簧上端上以枢轴方式附接到所述转向支架组合件;至少一个下部悬架连杆,其具有至少两个端、沿其长度大体平行于所述运载工具的所述行进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利弗·克里斯托弗·费迪南德·库特纳,罗纳德·克里斯托弗·马西斯,
申请(专利权)人:爱迪生二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