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条中间支撑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7907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齿条中间支撑座结构。它包括支撑座基体,支撑座基体的上端表面上设有耐磨材料层,耐磨材料层中内嵌有网状铜丝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方便、有效降低摩擦的特点,它提高了零件的耐磨性,减少了零部件总成维修成本,降低了能源损耗,提高了机械效率,提升了转向器的性能和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ー种齿条中间支撑座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零部件在运动过程中存在很多摩擦副,齿条在移动过程中与支撑座间产生摩擦,不但影响零部件寿命,又会降低效率浪费能源,这时则需要低摩擦、耐磨的支撑座,以此来缓解摩擦带来的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ー种低摩擦、耐磨转向器齿条中间支撑座结构,具有延长零部件寿命、提高效率的特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支撑座基体,支撑座基体的上端表面上设有耐磨材料层,耐磨材料层中内嵌有网状铜丝层。网状铜丝层的网状布置型式使耐磨材料层表面形成网眼结构,可均匀储存润滑油,减小摩擦,同时结合网状铜丝层及耐磨材料层其本身较好的耐磨特性,从而大大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进ー步地,所述的支撑座基体上端表面为圆弧形结构。其圆弧表面与齿条接触以支撑齿条,圆弧形结构相比于V形结构,由面接触取代了线接触,提高了耐磨性。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方便、有效降低摩擦的特点,它提高了零件的耐磨性,減少了零部件总成维修成本,降低了能源损耗,提高了机械效率,提升了转向器的性能和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零件装配示意图。图3为装配总成分解结构示意图。I一支撑座基体;2—耐磨材料层;3 —网状铜丝层;4一齿轮;5—齿条;6 一齿条支撑座;7—间隙调节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撑座基体1,支撑座基体I的上端表面上设有耐磨材料层2,耐磨材料层2中内嵌有网状铜丝层3,网状铜丝层3的网状布置型式使耐磨材料层2表面形成带网眼的表面结构,支撑座基体I上端表面为圆弧形结构。如图2所示,安装时,将齿条支撑座6圆弧表面直接与齿条5外圆弧表面接触,另一端通过间隙调节机构7固定,间隙调节机构7用以调节齿轮4和齿条5间间隙。工作吋,齿轮4和齿条5啮合,齿轮4转动带动齿条5沿轴向移动,移动过程中齿条5与齿条支撑座6间产生摩擦,不但加快齿条支撑座6的磨损,影响转向器性能,而且摩擦消耗能量,降低效率。本技术利用耐磨材料层2表面形成的网眼结构有效地储存润滑油,减小了摩擦,同时结合圆弧形结构、耐磨材料层2、网状铜丝层3三个方面的耐磨特性,使齿条支撑座6达到了低摩擦、耐磨 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齿条中间支撑座结构,它包括支撑座基体,其特征是支撑座基体的上端表面上设有耐磨材料层,耐磨材料层中内嵌有网状铜丝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齿条中间支撑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座基体上端表面为圆弧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齿条中间支撑座结构。它包括支撑座基体,支撑座基体的上端表面上设有耐磨材料层,耐磨材料层中内嵌有网状铜丝层。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方便、有效降低摩擦的特点,它提高了零件的耐磨性,减少了零部件总成维修成本,降低了能源损耗,提高了机械效率,提升了转向器的性能和寿命。文档编号F16H57/00GK202646616SQ20122030813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杨建园, 邢丽华, 刘琦 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条中间支撑座结构,它包括支撑座基体,其特征是:支撑座基体的上端表面上设有耐磨材料层,耐磨材料层中内嵌有网状铜丝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园邢丽华刘琦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