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甚利专利>正文

充气胎保险杠及带该充气胎保险杠的安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287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胎保险杠及带该充气胎保险杠的安全车,充气胎保险杠包括杠架,设于杠架上的其内带空腔的充气胎。充气胎保险杠设置在车身前或/和后侧,并通过中部的伸缩臂及伸缩臂两侧的承梁将充气胎保险杠安装在车身上,可缓冲并吸收碰撞产生的撞击力,最大限度地保护车身不受损,进而有效保护车内驾乘人员安全。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或/和后保险杠受撞后可被动回缩,故能有效降低对车外行人、物件的撞击损伤,提升车外行人、物件的安全,防止车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现有各类车型,尤其可较好地解决各种平头客、货车因车头缺乏吸能变形区而导致碰撞安全性差的难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胎保险杠,还涉及带该充气胎保险杠的安全车,属于汽车部件及汽车设计与制造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被动安全又称碰撞安全。主动安全与驾驶操控性密切相关,而被动安全则与汽车自身的结构设计密切相关,同时被动安全在汽车安全中起主要作用。现有汽车的安全结构可分为车身结构及车内驾乘人员保护结构如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转向系统、安全座椅等,车身结构能够缓冲及吸能,在减低撞击冲击力中起主要作用,车内驾乘人员保护结构起到防护的次要作用。目前的汽车保险杠只具有极为有限的缓冲、吸收碰撞力,其安全性仅限于低速碰撞,而对较强的撞击力,极易发生压溃损毁。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大增加,汽车碰撞时速亦大幅提高,因此现有的汽车保险杠的安全效果及可靠性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研发新的保险杠来满足现代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胎保险杠,以抗压并缓冲、吸收较强撞击时的猛烈冲击力,提高车身安全性能。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充气胎保险杠的安全车,以保障车内驾乘人员安全。本技术提供的是这样一种充气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杠架,设于杠架上的其内带空腔的充气胎,以便通过充气胎保险杠抗压并缓冲、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最大限度地保护车身不受损。所述杠架为一弧形架,弧形架的外立面设为向内凹的凹面,弧形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旋头,螺旋头上设有竖直通孔,螺旋头内侧固定有与充气胎相配接的卡座,弧形架的上、下方分别设有与弧形架形状相适应的支板,各支板两端设叉头,以便将充气胎支撑于弧形架外立面的凹面上,并通过长通孔及连杆与抱轮机构中的推进座相连。所述弧形架螺旋头上的竖直通孔设为两个长通孔,通孔内设置连杆。所述弧形架上、下方支板两端的叉头设为双叉头。所述充气胎两端分别设有堵头,该堵头与杠架螺旋头上的卡座相卡接,并通过堵头外的卡环及固定钉固定堵头于螺旋头上,从而将充气胎固定在杠架上。本技术提供的是这样一种带充气胎保险杠的安全车,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在车身前或/和后侧,通过中部的伸缩臂及伸缩臂两侧的承梁连接有充气胎保险杠,该充气胎保险杠包括杠架,设于杠架上的其内带空腔的充气胎,以便通过充气胎保险杠缓冲、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最大限度地保护车身不受损,进而有效保护车内驾乘人员安全。所述伸缩臂为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杠架和汽车横梁上的弹簧,以构成伸缩式杠架。所述伸缩臂为铰接成X形的两连杆,两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轴与固定在杠架和汽车横梁上的第一支座相铰接,两连杆的铰接点通过第二铰轴与固定在杠架或者汽车横梁上的第二支座相铰接,且两连杆的铰接点与固定在第二支座上的弹簧相连,以构成伸缩式杠架。所述每一承梁的一端固定在杠架上位于伸缩臂两侧的底座上,另一端分别置于汽车两侧的纵梁中,以便支撑杠架,并在伸缩臂作用下,使杠架沿汽车纵梁前后移动,实现杠架的伸缩。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设置在汽车前或/和后车身上的充气胎保险杠缓冲并吸收碰撞产生的撞击力,最大限度地保护车身不受损,进而有效保护车内驾乘人员安全,同时由于本技术的前或/和后保险杠受撞后可被动回缩,故能有效降低对车外行人、物件的撞击损伤,提升车外行人、物件的安全,防止车损。本技术适用于现有各类车型,如轿车、MPV、SUV、商务车、微型车,以及 大中型BUS车,尤其能大大提高平头乘用车、商用车的碰撞安全性,可较好地解决各种平头车因车头缺乏吸能变形区而碰撞安全性差的难题。达到“超强抗撞、保车、护人”的三重安全效果,故实为一具有高可靠性车身结构的安全汽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充气胎保险杠俯视结构图;图3为图2的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保护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提供的充气胎保险杠,包括杠架5,设于杠架5上的其内带空腔12的充气胎13,所述杠架5为一弧形架,弧形架的外立面设为向内凹的凹面26,弧形架的两端分别有螺旋头15,螺旋头15上设有竖直的两个长通孔14,两个长通孔14内设置连杆54,螺旋头15内侧通过连接螺钉固定有与充气胎13相配接的卡座11,弧形架的上、下方分别设有与弧形架形状相适应的带有垫板3的上支板I和带垫板28的下支板27,上下支板1、27两端分别设双叉头25 ;所述充气胎13两端分别设有堵头10,该堵头10与杠架5螺旋头15上的卡座11相卡接,并通过堵头10外的卡环9及固定钉固定堵头10于螺旋头15上,以便将充气胎13支撑于弧形架外立面的凹面26上,从而使充气胎13固定在杠架5上,充气胎13上设充气嘴2,以通过充气嘴2对充气胎13进行充气,如图2、图3。本技术提供的带充气胎保险杠的安全车,包括车身,在车身前和后侧,通过中部的伸缩臂及伸缩臂两侧的承梁16连接有充气胎保险杠,所述充气胎保险杠包括杠架5,设于杠架5上的其内带空腔12的充气胎13 ;所述伸缩臂为铰接成X形的两连杆4、19,连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轴6与固定在杠架5上的第一支座7相铰接,连杆19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铰轴17与固定在汽车横梁23上的第二支座18相铰接,两连杆4、19的铰接点通过第三铰轴22与固定在汽车横梁23上的第三支座20相铰接,且两连杆4、19的铰接点与固定在第三支座20上的弹簧21相连,以构成伸缩式杠架5 ;所述每一承梁16的一端固定在杠架5上位于伸缩臂两侧的底座8上,每一承梁16的另一端置于汽车纵梁24中,以便支撑杠架5,并在伸缩臂作用下,使杠架5沿汽车纵梁24前后移动,实现杠架的伸缩,如图I、 图2、图3。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杠架,设于杠架上的其内带空腔的充气胎。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气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架为一弧形架,弧形架的外立面设为向内凹的凹面,弧形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旋头,螺旋头上设有竖直通孔,螺旋头上固定有与充气胎相配接的卡座,弧形架的上、下方分别设有与弧形架形状相适应的支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螺旋头上的竖直通孔设为两个长通孔,通孔内设置连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上、下方支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叉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头为双叉头。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气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胎两端分别设有堵头,该堵头与杠架螺旋头上的卡座相卡接,并通过堵头外的卡环及固定钉固定堵头于螺旋头上。7.一种带充气胎保险杠的安全车,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在车身前或/和后侧,通过中部的伸缩臂及伸缩臂两侧的承梁连接有充气胎保险杠,该充气胎保险杠包括杠架,设于杠架上的其内带空腔的充气胎。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充气胎保险杠的安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为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杠架和汽车横梁上的弹簧。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充气胎保险杠的安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为铰接成X形的两连杆,两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铰轴与固定在杠架和汽车横梁上的第一支座相铰接,两连杆的铰接点通过第二铰轴与固定在杠架或者汽车横梁上的第二支座相铰接,且两连杆的铰接点与固定在第二支座上的弹簧相连,以构成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杠架,设于杠架上的其内带空腔的充气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甚利
申请(专利权)人:陈甚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