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安全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4768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05:02
一种充气安全带装置,包括:第一安全带织带、第二安全带织带、带扣、用于卷收第一安全带织带的第一卷收器、用于卷收第二安全带织带的第二卷收器、导向件装置、套设于第二安全带织带上的第一充气袋第一安全带织带的第一端通过导向件装置与第一卷收器连接;第二安全带织带的第一端通过导向件装置与第二卷收器连接,第二安全带织带的第二端与第一充气袋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安全带织带上穿设有锁舌,锁舌与带扣适配;第二安全带织带的第二端或者第一充气袋的端部与锁舌套可拆卸连接,锁舌可插入锁舌套后并与带扣卡合。在第二安全带织带上套设充气袋,这样在使用时可以仅使用普通安全带,也可以使用充气安全带,使用方便,满足用户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安全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基于气囊和安全带的被动安全技术也日益更新,传统的安全带技术以及类似的被动防护汽车安全装置的安全保护效果也越来越受广大使用者的重视。但是在传统的安全带技术中,仅能起到固定人体的作用,对物体正面碰撞人体情况的保护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传统安全带主要功能在于当事故发生或者紧急刹车时,限制驾驶员和成员的位置避免发生人员与车体其他部位的碰撞伤害,降低事故对人员的伤害程度。这些都是针对事故发生和将要发生过程中启用安全带,并没有考虑佩戴安全带时个体差异的舒适性;行驶过程中的即时预紧保护;碰撞和急刹车时而引起传统安全带对胸腔压迫力过大而引起的伤害;扩大安全带对人体保护的范围问题。目前在研究传统安全带限力式和新型的预紧式安全带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地提高安全带的佩戴舒适性和减少被迫使用时的伤害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充气安全带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安全带装置,包括:第一安全带织带、第二安全带织带、带扣、用于卷收第一安全带织带的第一卷收器、用于卷收第二安全带织带的第二卷收器、导向件装置、套设于第二安全带织带上的第一充气袋;所述第一卷收器、第二卷收器均固定在汽车座椅的一侧,所述第一安全带织带的第一端通过导向件装置与第一卷收器连接,第一安全带织带的第二端与车身或车地板连接;所述第二安全带织带的第一端通过导向件装置与第二卷收器连接,第二安全带织带的第二端与第一充气袋的一端固定;所述带扣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安全带织带上穿设有锁舌,所述锁舌与带扣适配;所述第二安全带织带的第二端或者第一充气袋的端部与锁舌套可拆卸连接,所述锁舌可插入锁舌套后并与带扣卡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安全带装置,在第二安全带织带上套设充气袋,这样在使用时可以仅使用普通安全带,也可以使用充气安全带,使用方便,满足用户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充气安全带装置未佩戴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充气安全带装置佩戴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充气安全带装置未佩戴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充气安全带装置佩戴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锁舌套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充气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充气管放大图。图8是图6中A-A剖面示意图。图9是图6中B-B剖面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充气袋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向件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向件装置的立体部分剖面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向件装置穿过安全带的立体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支撑部和双向导轮分开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支撑部和双向导轮闭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向导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考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安全带装置,包括:第一安全带织带5、第二安全带织带6、带扣15、用于卷收第一安全带织带5的第一卷收器1、用于卷收第二安全带织带6的第二卷收器4、导向件装置2、套设于第二安全带织带6上的第一充气袋7;所述第一卷收器1、第二卷收器4均固定在汽车座椅的一侧,所述第一安全带织带5的第一端通过导向件装置2与第一卷收器1连接,第一安全带织带5的第二端与车身或车地板连接;所述第二安全带织带6的第一端通过导向件装置2与第二卷收器4连接,第二安全带织带6的第二端与第一充气袋7的一端固定;所述带扣15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安全带织带5上穿设有锁舌18,所述锁舌18与带扣15适配;所述第二安全带织带6的第二端或者第一充气袋7的端部与锁舌套19可拆卸连接,所述锁舌18可插入锁舌套19后并与带扣15卡合。在第二安全带织带上套设充气袋,这样在使用时可以仅使用普通安全带,也可以使用充气安全带,使用方便,满足用户需要。参考图3至图4,本实施例充气安全带装置还包括第三安全带织带14、套设于第三安全带织带14上的第二充气袋8、用于卷收第三安全带织带(14)的第三卷收器13、第二导向件装置12,所述第三卷收器(13)固定在汽车座椅的一侧,第三安全带织带(14)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导向件装置(12)与第三卷收器(13)连接;第三安全带织带(14)的第二端与第二充气袋(8)的一端固定;第三安全带织带(14)的第二端或者第二充气袋(8)的端部与锁舌套(19)可拆卸连接。。从这两幅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安全带织带5为普通的安全带,第二安全带织带6为套设第一充气袋7的肩带,第三安全带织带14为套设第二充气袋8的腰带。这样可以保证人员的肩部和腰部均有充气安全带保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充气袋8的结构与第一充气袋7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的导向件装置2可以包括两个导向件,第一安全带织带5和第二安全带织带6分别穿过两个导向件。这样普通的导向件便可以满足要求。本实施例中,第一充气袋7远离带扣15的一端可以固定在车身上,如果第一充气袋7有弹性或者有皱褶,那么可以在第一充气袋7靠近带扣15的一端设置锁舌套19。参考图5,锁舌套19的至少有一边设置有长孔,本实施例中锁舌套19的两边均有长孔,分别为第一长孔1901和第二长孔1902,在锁舌套19的底部还设置有可供锁舌18穿过的锁舌孔1903。本实施例中,锁舌套19的一边的长孔可与第一充气袋7靠近带扣15的一端固定,本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长孔1901与第一充气袋7靠近带扣5的一端固定;也可以是第二长孔1902与第一充气袋7靠近带扣5的一端固定;锁舌18可穿过锁舌套19底边的锁舌孔1903与带扣15卡合。本实施例中,第一长孔1901与第一充气袋7靠近带扣5的一端固定。如果实施例中有腰带即第三安全带织带14,可以将第二充气袋8靠近带扣15的一端与锁舌套19的第二长孔1902固定,第一安全带织带5上的锁舌可以穿过锁舌孔1903与带扣15卡合,这样便把腰带和肩带装配在了一起。本实施例中,在与卷收器1的同侧还设置有安全带闲置槽9,在安全带不用时,可以将锁舌放置在安全带闲置槽9中,方便安全带的收纳。本实施例中的充气袋的结构如图6至图10所示;充气袋可套设于安全带织带上,充气袋包括:充气袋本体701和充气管704;所述充气管704的侧周面与充气袋本体701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704的侧周面上设有向充气袋本体701内伸出的通气管部7041,所述通气管部7041端面设置有通气管孔7042;充气袋本体701内设置有向充气袋本体701充气的导气管711,所述导气管711与所述通气管孔7042连通。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全带织带(5)、第二安全带织带(6)、带扣(15)、用于卷收第一安全带织带(5)的第一卷收器(1)、用于卷收第二安全带织带(6)的第二卷收器(4)、导向件装置(2)、套设于第二安全带织带(6)上的第一充气袋(7);所述第一卷收器(1)、第二卷收器(4)均固定在汽车座椅的一侧,所述第一安全带织带(5)的第一端通过导向件装置(2)与第一卷收器(1)连接,第一安全带织带(5)的第二端与车身或车地板连接;所述第二安全带织带(6)的第一端通过导向件装置(2)与第二卷收器(4)连接,第二安全带织带(6)的第二端与第一充气袋(7)的一端固定;所述带扣(15)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安全带织带(5)上穿设有锁舌(18),所述锁舌(18)与带扣(15)适配;所述第二安全带织带(6)的第二端或者第一充气袋(7)的端部与锁舌套(19)可拆卸连接,所述锁舌(18)可插入锁舌套(19)后并与带扣(15)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全带织带(5)、第二安全带织带(6)、带扣(15)、用于卷收第一安全带织带(5)的第一卷收器(1)、用于卷收第二安全带织带(6)的第二卷收器(4)、导向件装置(2)、套设于第二安全带织带(6)上的第一充气袋(7);
所述第一卷收器(1)、第二卷收器(4)均固定在汽车座椅的一侧,所述第一安全带织带(5)的第一端通过导向件装置(2)与第一卷收器(1)连接,第一安全带织带(5)的第二端与车身或车地板连接;所述第二安全带织带(6)的第一端通过导向件装置(2)与第二卷收器(4)连接,第二安全带织带(6)的第二端与第一充气袋(7)的一端固定;所述带扣(15)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安全带织带(5)上穿设有锁舌(18),所述锁舌(18)与带扣(15)适配;所述第二安全带织带(6)的第二端或者第一充气袋(7)的端部与锁舌套(19)可拆卸连接,所述锁舌(18)可插入锁舌套(19)后并与带扣(15)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安全带装置还包括第三安全带织带(14)、套设于第三安全带织带(14)上的第二充气袋(8)、用于卷收第三安全带织带(14)的第三卷收器(13)、第二导向件装置(12),所述第三卷收器(13)固定在汽车座椅的一侧,第三安全带织带(14)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导向件装置(12)与第三卷收器(13)连接;第三安全带织带(14)的第二端与第二充气袋(8)的一端固定;第三安全带织带(14)的第二端或者第二充气袋(8)的端部与锁舌套(19)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装置2包括两个导向件,第一安全带织带(5)和第二安全带织带(6)分别穿过两个导向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袋包括:充气袋本体(701)和充气管(704);所述充气管(704)的侧周面与充气袋本体(701)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704)的侧周面上设有向充气袋本体(701)内伸出的通气管部(7041)充气袋,所述通气管部(7041)端面设置有通气管孔(7042);充气袋本体(701)设置有导气管(711),所述导气管(711)与所述通气管孔(704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安全带装置还包括气泵(17),所述气泵(17)的出气口与充气管(70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套(19)的至少一边设置有长孔,在锁舌套(19)的底部还设置有可供锁舌(18)部分穿过的锁舌孔(19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袋本体(701)的第二端部设置有连接部(705),所述锁舌套(19)侧边设置有可供连接部(705)穿过的第一长孔(1901),所述连接部(705)的伸出端穿过第一长孔(1901)后与连接部(705)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袋本体(701)周圈部分为皱褶。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711)侧壁设置有复数个可通气的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气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带本体(701)包括两个腔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腔室之间设置有充气室(7011),所述导气管(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清辉邹凌浩张海霞李海锋赵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